行业分类
村镇银行“支农支小”效益凸显
日期:2013-11-22 09:06  点击:48
  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国村镇银行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山东、吉林等地调研时发现,“支农支小”的村镇银行补充完善了当地的农村信贷体系,已成为“三农”服务的重要生力军。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村镇银行也面临存款难、认知度低等诸多问题。业内人士指出,村镇银行在发展差异化竞争的同时,在资金来源、结算手段、财税支持等方面尚有待获得更多政策扶持。

机构数量持续增加:“不到三天就办下了贷款,这次进货的钱不用愁了。”吉林前郭县的农民刘波拿着刚从银行贷到的15万元,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在村镇银行的支持下,他不用抵押便能贷款,随用、随借、随还的方式使他经营的小农贸超市资金得以顺利周转。
 
  这仅是我国村镇银行的一个缩影。从第1家到第1000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萌芽、生长。村镇银行的快速发展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村镇银行机构遍布我国31个省区市。以山东省为例,截至9月末已组建村镇银行65家。其中有统计数据的55家的资产和负债总额分别达272.01亿元和228.47亿元,较年初增长34.37%和36.97%,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均超过30%,有47家机构已实现盈利。
 
  这些村镇银行之所以能取得快速发展,与信贷“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密不可分。“我们当地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较快,资金缺口较大,行里就先后推出了生猪、蛋鸡等信贷产品。”沂水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北方区域负责人曹中仁表示。
 
  吉林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也研发了“农家乐”信贷产品,不但种地、养殖可以贷款,满足建房、结婚、买家电、外出务工等生产、生活所需均可贷款。
  总体来看,创新已成为村镇银行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之一,结合三农特点以及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模式而生的产品体系下沉到乡镇的网点布局,成为村镇银行差异化经营的亮点。
 
  多方努力消除掣肘: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在迎来快速发展期的同时,也面临两极分化、社会认知度低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村镇银行长远发展的掣肘。
 
  “目前山东省的村镇银行已发展到一定数量和规模,但发展速度和质量良莠不齐的苗头开始显现。”山东省银监局相关人士指出,村镇银行发展不均衡的原因除村镇银行主观因素以外,作为小法人,村镇银行还不被百姓熟知和认可,再加上结算手段有限,贷款规模被控制,抑制了生存和发展。
 
  “目前涉农的财政资金存款都不在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比较有限。有时客户找上门了,但我们因为资金规模问题不能全部提供支持。”阳光村镇银行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部分村镇银行的系统还不能与其他银行进行较好的对接,只能依靠发起行平台,不能享受跨省跨行的优惠,这抬高了村镇银行的成本和门槛。
 
  业内人士指出,村镇银行虽然规模小,但经营灵活,可以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创新的金融产品和差异化经营来赢得市场。从监管角度来看,村镇银行还需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意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防范操作风险及各类案件风险。同时,在资金来源、结算手段、财税及资金等方面,还需要对村镇银行予以进一步政策扶持。从未来发展看,村镇银行的认知度和公信力有待提高,使其变成老百姓自己的银行,真正发挥“支农支小”生力军的作用。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1/16 03:5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