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等相关政策的推进,将对西北地区钢铁行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如何把握发展方向?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当地业内人士,他们一致表示,对于目前钢铁行业长期积累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缓解。但是,受企业改革的深化、城镇化建设的加速、生态环境倒逼去产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速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有望在政策的助力中加速前行。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西北地区多数钢铁企业人士均认为,高品质钢材需求是市场永恒的主题,加上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势所趋,未来真正贴近市场的高品质钢材仍将受到市场追捧。未来,对于一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且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钢铁企业,将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
陕西省金属学会会长蔡颂尧表示,经济结构转型是国家经济政策的战略方向,新兴产业代表未来转型的大方向,如政府将高品质特殊钢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需要大力培养扶植的产业,特殊钢有望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有望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目前钢铁行业存在的利润率低下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钢企应该从需求出发,加快高品质特殊钢、海洋工程用钢、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及储运用钢、交通运输用钢的研究开发,满足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航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现代交通运输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从当前市场特征来看,未来市场结构性行情将成为常态,这给钢企的发展和钢材用户都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蔡颂尧说。
据了解,11月29日发出的国际货运专列“长安号”,装载有陕西腾飞石油机电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石油钻机及配套产品共49个集装箱,货物总价值270万美元。陕西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对外交流活跃,向西开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在工程车辆、机电产品、有色金属、建材、特色农产品(000061)和服务贸易等方面,与中亚、西亚等新兴市场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加大高性能、高附加值钢材的研发投入力度,但部分品种还需要大量进口。以高速铁路车轴为例,目前我国该类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现在高端钢材产品的利润率下降了,但盈利能力仍要高于普通钢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此前表示,高端钢材研发投入较大、时间较长,短期来看,投资回报不高,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优势十分明显。如目前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速钢轨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牌号取向硅钢则实现批量生产并已替代进口,用于制造50万伏以上等级的超高压大型变压器。
“军工”领域用钢须关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专门阐述国防与军队建设领域改革重点。有专家表示,在这样一份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专辟一段、150多字来谈国防与军队建设,足见深化改革在国防与军队建设领域的重要性。对军工行业而言,影响最直接的则是装备研制及采办体制的改革,军工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将得到重大的积极影响。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对军工体制改革的再一次强调。目前,十大军工集团民用产品收入均已过半,兵器、航空集团甚至达到七成,民营企业也逐步成为“第二类许可”的获证主体。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有国防企事业单位100多家,从业人员有28万多人,科技人员也比较多,专业技术人员有12万多人,省级和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200多人;在陕军工单位已研制开发的十余类上千种民用产品中,已有近300种民品形成规模,有近200多种民品已经实现了进口替代并打入国际市场,有近50种民品成为企业的支柱产品,年产值突破亿元的产品有30多种。
根据常见的军工以及军转民品应用领域,专家将钢铁材料需求划分为如下三个部分:一是舰艇建造,包括船体用钢、燃气轮机、甲板、轴承和连接件等部分;二是用于制造航空航天飞行器发动机的高温合金钢及起落架和襟翼等部件的高强钢;三是其他用途,如炮弹用钢、坦克和装甲车使用的轴承部件等。
“新丝路”区域内钢企率先受益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西安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优先支持企业开拓中亚和东欧市场。去年,西安地区的企业在中亚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达2700万美元,涉及行业包括:电力、石油测井、交通等。今年,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将对西安市开拓中亚和东欧等国际市场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优先支持企业面向中亚和东欧开展市场拓展活动、进行企业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开展技术和品牌收购等,做大西安市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总量,从而加强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往来。近期,西安市商务局将加快推进西安―中亚―欧洲五定班列的开通,把西安打造成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口岸物流枢纽和集散地;在中亚国家设立经贸办事机构,以中亚等国的陕西商协会和西安市知名企业在中亚地区已设立的办事机构为平台,加快设立西安驻中亚国家经贸办事机构,广泛搜集经贸信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密切经贸往来。明年上半年,西安市还将策划在中亚国家举办西安走进中亚投资贸易促进系列活动,针对中亚国家产业特点,策划、包装一批项目,吸引更多客商到西安投资兴业,进一步加深双方企业间相互了解,加快西安市企业走向中亚步伐。
“陕西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旦该经济带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的需求和国际间人员的往来将倍增。同时,沿途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也蕴藏巨大潜力。如带动油气管道渐入建设高峰期……”一位钢贸人士满怀希望地对记者说。
那么,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钢企自身要做好那些准备?陕西钢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丹力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钢铁企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创效能力上。目前,陕钢集团“十二五”新产品开发规划已基本确定。对此,还要做好这些新产品的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以及工艺技术准备、试生产准备,做到成熟一个、开发一个、推向市场一个,在形成种类丰富、规格齐全的优质建材基础上,适时增加优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对当前阶段的钢材市场而言,好政策尚待落实,回暖需要过程,利空是现实的、阶段性的,钢企要树立长期应对市场考验的思想准备,利好是长期的、渐进式的,要真正树立起坚定不移的发展信心和决心。”张丹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