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产学研结合 助推挂面行业发展
日期:2013-12-11 10:07  点击:48
  挂面属于传统食品,挂面行业是中国的本土行业,过去采用手工作坊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能源,卫生条件较差,近十年来我国的挂面产业有了快速的飞跃,企业纷纷改进技术装备,初步形成了挂面工业化生产体系,但存在的问题是,产业链条没有很好地形成系统衔接协同,产业体系不够健全。河北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挂面技术装备的集成提升,实现了生产自动化,节能减排,进一步降低成本,成为挂面行业工业化的样本和标杆。
 
  11月2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专家在河北省邢台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了挂面自动化生产线考察观摩会。这是一次集成创新的成果检阅。专家组现场考察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河北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邢台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江泷面条机械研究所、山东省邹平江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海科佳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河南东方食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南京扬子粮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邢台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小麦仓储—制粉—制面—储运一体化工程”成果。专家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挂面行业的集成创新显现成果,企业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以金沙河、克明面业为代表的中国民营挂面企业,其装备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的行列中。
 
  安全规范高效
 
  自动化贯穿生产全过程
 
  记者随同技术考察组专家全程考察观摩,亲身体验了挂面生产的全程自动化。考察组一行首先来到原粮收储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大车的小麦正源源不断地从车体倾倒进入地槽,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小麦进入地槽,进行初次除尘、除杂、自动检测分级,然后通过管道上升进入仓库。记者看到,进入仓库前的小麦麦粒均匀,没有杂质,整个收储过程没有现场人员操作,完全是由机器自动完成。据介绍,他们的仓库容量为25万吨。考察组随后考察仓库下端的送料输送环节,只见一条条长长的密封输送带平行排列,把顶部仓库中的小麦密封输送到制粉车间,全程密封保证了原料的清洁卫生。随后,考察组经过严格的消毒更衣,进入制粉车间。据介绍,在磨粉前,小麦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除尘、除杂。在制粉车间,记者注意到,在密闭的磨粉设备里,小麦磨出的粉末粗细不均,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磨粉设备是从国外进口的,小麦成为最终需要的细粉之前要经过几道不同的磨制工序才能成为需要的细粉。在制粉车间,我们没有看到想像中面粉厂粉尘飞扬机器震耳欲聋的场景,车间里密封度很好的机器在自动工作,没有粉尘飞扬,机器的噪音也没有想像的那样大。
 
  接下来,考察组进入挂面加工区,首先看到的是和面机,面团在机器中翻腾搅拌,经过加盐、制成面片、制成面条,主机自动上片、自动上杆,面条长短随机调整,电器控制。面条挂到不锈钢面杆上摇摆着进入了130米隧道式烘房进行干燥,据介绍,干燥过程要经历4个小时。穿过烘房,记者看到,经过干燥的长面条被自动切断成长度相同的短面条,通过输送带自动称量后送往包装设备,面条在包装设备上被封装到塑料包装袋中,形成了可以出售的包装面条。面条从自动下架、切断到自动称量及包装一气合成,大大节约了人员,改善了现场环境及面条卫生。
 
  产学研紧密结合
 
  创造挂面加工业现代化改造范例
 
  考察观摩结束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主持召开了挂面自动化生产线专家研讨会。在会议中,与会人员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指出,金沙河面业是挂面行业技术装备集成的成功范例。挂面行业处于转型提升期,行业应进一步搞好技术装备集成,加强行业内部的整合,要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孟素荷指出,金沙河面业挂面自动化生产线是科技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典型,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典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魏益民作了题为《挂面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的报告,报告从中国小麦生产与消费、中国挂面生产与消费、挂面产业面临的挑战、技术研发的总体思路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技术考察组专家经现场考察、听取汇报、质疑和讨论,对该项工程形成如下意见:
 
  建立了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和产品质量内控标准,优化创新了连续真空和面技术和节能降耗干燥技术。通过研究小麦品种籽粒质量性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筛选出挂面专用小麦、专用粉质量控制指标,确定了阈值范围;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了质量性状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实现了原粮质量、面粉质量、挂面质量在线或准在线监测;将真空和面和螺杆输送相结合,实现了连续真空和面;通过动态监测烘房温度、湿度、风速等,揭示了环境要素与挂面干燥曲线、挂面质量、能耗的关系,优化了烘房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
 
  基于产品质量内控标准和质量性状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通过集成自动扦样、自动检测和自动分类设备,建成了原粮自动检测分级系统;在国际上首次设计和制造出连续真空和面机、挂面干燥双排柔性上架设备、挂面自动送料和分料包装设备;在国内首次设计和制造出日产25吨面片自动化生产成套设备。
 
  在原粮收储过程中增加了原粮质量自动检测、分级储存工序;通过设备匹配、工艺参数优化,实现了挂面生产线连续真空和面工艺;通过影响挂面干燥因素和产品质量的在线监测和分析,创建了130米隧道式烘房挂面干燥工艺;在杂粮面条、面片生产工艺中增加了杂粮挤压改性工序,在保证挂面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杂粮添加量达到20%—25%。
 
  在挂面产业技术改造和集成方面,实现了“小麦收储、制粉、挂面加工、产品储运一体化和自动化模式”;设计单线日产45吨挂面生产线22条,已建成6条;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开发了面片、杂粮面片和杂粮挂面等3个系列12种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工程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出了挂面加工业现代化改造的范例,对传统食品工业现代化改造具有借鉴意义;项目技术、设备、工艺和生产线设计具有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水平高;生产线增效、节能和降损效果明显,应用价值十分突出。
 
  与会专家建议项目组进一步总结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产业示范方面的经验,完善技术成果报告,加快在挂面行业和传统食品行业推广示范。
 
  严谨专业专注
 
  科企对接助推行业发展
 
  金沙河面业坚持“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方针,与科研院所积极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的合作对接助推了挂面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致力于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谷物化学、粮食工程和植物蛋白质资源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与应用工作,他与金沙河面业全面合作,提出了8大关键技术:一是小麦籽粒质量分析评价技术。在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的支持下,2008年—2013年在小麦主产区开展小麦籽粒质量分析与评价调查,建立了《小麦籽粒质量数据库》,为优质小麦采购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依据。二是专用面粉生产技术。通过专用小麦籽粒质量自动分级系统和快速检测技术,保障面条专用面粉的质量。三是挂面质量改良与控制技术。建立在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HACCP)基础上的挂面生产管理体系,保障挂面质量的稳定性。四是杂粮面片生产技术。根据市场调查研究结果,针对消费人群开发的杂粮面片,形成了多项发明专利技术。五是挂面干燥节能技术。通过烘房环境在线监测和控制技术,优化挂面干燥工艺,保障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六是面制品企业良好制造规范。编制挂面生产企业《良好制造规范(GMP)实施指南》,保障面制品企业的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七是挂面市场调查与分析。通过挂面市场和消费调查、挂面市场需求分析,确定新产品开发方案。八是企业研发能力建设与提升。针对产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举办4次小麦籽粒质量分析评价技术培训班,为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培养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1/08 10:0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