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创业前,先为自己准备好成功的“机运”
日期:2013-12-13 14:08  点击:38
  这几年创业经验下来,对于一个人创业能否成功确实很难说分明,个人特质固然是一项重要的环节,然而机运也有很大成分的影响性。因此一个人创业成功,并不单单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特别是创业成为巨富者,往往还因为乘「势」而起,是大市场的崛起,才造就他惊人的财富。

所以说,我认为并不是创业就一定比上班好,毕竟冒的风险也高许多,不过几年经验发现,其实创业真正比上班好的理由,几乎可以确定的好处只有一个,就是有机会结识更多才能之士,更多具有大智慧的前辈,和许多手握丰富资源的老板或单位领导人。
 
  上班的生活形态相对比较固定,接触的人群有限,所以其实你很难发现这个世界的运作到底是怎么回事。比方说,我也是因为创业了才知道,原来政府有许多资源在协助创业,可是你不走入创业的领域,就很难发现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片天空。这就好比如果没有人提醒你注意「红色」,你不会察觉此刻身边有多少跟「红色」有关的物件,但你现在看到这篇文章,抬起头看看周围是否有红色物体,也许会突然惊觉原来红色的物件还挺多的。
 
  在公司上班,除非你成了高阶经理人,或者在公司有一定位置,或者因职务需要而经常拜会他人或其他组织,才有机会认识不同的人,那可能就未必要创业才能获得这样的好处。像我经常在公开场合与大家换名片,光是最近三个月就换了 500 多张名片,这意味着我平均一天要跟5~6 位新朋友认识,这种「海量」的结识速度,绝对是普通上班族所无法企及的,当然在人际关係的拓展上也就有了差距。
 
  从这角度去看,或许你的创业会失败,但有一项是稳赚不赔的,就是结识大量的朋友,这将使你见多识广、消息灵通,许多商机生意也是由此而生。是的,做生意的方式或许有因为网路兴起而有所变化,但结识人脉这回事却是几千年来没有变过,也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缺乏的。
 
  走出去,多认识人,这意义不仅在于有机会缔结合作与交流,更重要的是能丰富你的社会经验,而丰富社会经验这件事,却又与你的创业是否容易成功有很绝妙的关係。
 
  就拿我们最常说的「商业模式(BM)」来说,我曾说过 BM 最初的重点不在于「Model (M)」,而在于「Business (B)」,也就是一个「价值交换」的逻辑与过程。然而近年来看到许多年轻的创业团队,思考出来的 BM 很不符合商业逻辑,很没基本 sense,原因就出在他们的社会经验太薄弱,容易落入「自以为」对方会需要某种资源的「假设情况」,所以会一厢情愿觉得某条路也许可行,却必须等到耗费大量时间与成本之后,才能试验出其实一切都是自己的空想。
事实上,有许多 BM 对有经验的前辈来说,一眼就能看出商业上的谬误与逻辑问题,可是对于社会经验薄弱的创业家来说,他可能永远无法明白,为什么自己就是找不到需求,更无法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资源与诱因,让对方与自己合作。最有意思的是,如果有前辈「事先」提醒说这条路不可行,其实多数比较没经验的年轻人是听不进去的,他们还是要自己去尝试错误,绕了一大圈才能恍然大悟当初前辈说的很对。
 
  当然,失败固然是每个创业人必经之路,也未必前辈事先的预料都正确,然而年轻团队因缺乏社会经验所导致规划商业模式的薄弱,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总而言之,创业最终的财务表现或许未必比上班好,甚至可能更糟,但能有机会多认识人,我想总是一项稳赚不赔的好处。许多商业人士的成功在在证明,你身边的人是什么类型,大概就决定了你的收入与成就。很多人都想有变有钱,但你看看周围,问问自己,你身边有多少有钱的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要你现实,而是强调人际关係与资源的重要性。
 
  认识许多有资源的人,未必能帮得到你,但你至少能为自己累积了通往成功的「机运」。诚如如果你想吃鱼,就应该往海边去;你想成为歌手,就应该参与选秀比赛;你想当会计师,就得先考上会计系。去海边未必钓得到鱼,但比待在沙漠,我想总是比较有机会吧?去参加选秀比赛,未必能得奖,但总是比较能引起专业评审注意吧?念会计系未必能考上会计师,但总是比其他非科班出身的人有更高机会吧?
 
  因此,想要有钱,想要成功,你就应该先为自己创造「有钱的机运」,而选择创业只是因为比一般人多一点机会累积这种机运,当然要成为有钱人的机会也就高了些。
 
  多认识人或许未必有帮助,不过比起生活形态几乎固定不动的人来说,你的机会其实多很多,而如果能透过努力让自己结识更优秀、更有资源的朋友,当然就越接近成功不是?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2/29 00:4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