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OTT业务快速侵蚀运营商短信和通话业务时,流量无疑成为了运营商手中最核心的资源。但如何有效制定流量经营策略,引导用户加大流量消费,促进企业下一步发展对当下的运营商而言显得更为迫切。诚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目前都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价格战、服务能力有限等一直徘徊在流量经营创新之上,运营商在流量模式探索中,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运营商流量比拼火热
4G时代开启,让在3G时代饱受压抑的中国移动再次变得活跃起来,而中国移动在此次挑头流量降价,显然是在网络改善之后的“复仇之战”。
中国移动不久前正式对外公布的4G全网统一资费方案显示,包含移动数据流量、全国长市漫一口价语音、数据业务三种资费元素,其中国移动数据流量从40元400M到280元10G共7档。在广州,中国移动对128元的4G套餐赠送流量2G/3G/4G融合流量更是多达1GB之多。而且如果该用户之前没有办理过移动其他优惠活动的话,自带机入网用户,选择128元套餐更是可以获得总共每个月高达2.4GB的流量。
面对中国移动激进流量策略,中国联通也同样采取直接送流量的方式开始反击。1月20日,中国联通给每位联通用户送出500MB流量作为新春献礼。3GVIP用户可直接获赠500MB流量,而普通3G用户发送“沃4G”短信至10010也可获得流量赠送,500MB流量将在2月生效。
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流量探索中向前经营模式(个人用户按照运营商设计的各种话音+流量或者单独的流量套餐包进行付费的模式)不同,中国电信此次举动则更多的是采用向后经营模式(用户下载并使用应用,而由应用提供商为所发生的流量向电信运营商付费的模式),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寻找流量经营出路。目前主要与互联网巨头联合开展免费送流量活动,如与百度地图合作送150MB电信3G上网流量包、与网易新闻合作领取30MB电信流量,以及此前与高德地图和UC浏览器联手推出过免费送流量活动等等。特别是在1月23日,“中国电信综合平台”在广东正式推出后,用户可以通过流量宝获得免费流量,而更为大胆的举动就是这些流量还可以进行赠送和分享。
中国移动率先打响流量战,其背后显然颇有深意。在3G市场没有明显优势的中国移动酝酿流量降价,显然是在为市场布局筹谋,欲借势扭转3G时代竞争的不利局面。
一方面,2013年中国电信用户与中国联通用户的数据流量业务均有较大的突破,而中国移动却一直被困于3G流量经营不佳的阴影之中。据了解,在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信3G用户月均流量超168M,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两倍,手机上网收入达到98亿元;中国联通上半年3G占移动服务收入比重首次超过50%,其中非语音业务贡献达55.3%,手机数据流量增长131.3%。
另一方面,中国移动自身的3G资源似乎有些“供过于求”。中国移动遍布全国的36.1万个3G基站网络中,真正使用到的却只有25%,中国移动7亿多手机用户中,有超过5亿用户都未使用移动3G数据服务。在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无线上网只占其总收入的16.6%,与国际主流运营商40%左右的比例有明显差距。巨大的剩余及收入上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移动,大规模降低3G资费、调整流量套餐结构等。策略的改变也凸显出中国移动急于改近5年来被动挨打的局面。
随着中国移动一出招,流量市场战火不断蔓延。对于运营商不断升温的流量大战,著名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用户使用规模的增长高于单价下降的幅度而实现,或者是用户叠加更多的流量包。
流量经营需深化改革
中国移动开打流量战,中国联通跟随,中国电信也摩拳擦掌。在微信等OTT大量侵蚀运营商的话音和短信业务,流量俨然已是运营商“一块重要阵地”。然而随着用户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的不断加大,流量贬值空间也逐渐加大。要知道,一旦流量费用大幅贬值,将成为压垮运营商的最后一根稻草。分析可知,运营商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用户使用规模的增长高于单价下降的幅度而实现,对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流量向前经营模式,或者是用户叠加更多的流量包。而流量包越来越大,而套餐价格往往会越来越低,价格战仍将是运营商在流量前向经营中无法挥去的梦魇。
业内人士认为,流量后向经营则是新业务模式探索的关键,中国电信此次发布的综合平台就为运营商流量的深层次经营找到了一个方向。在综合平台上,中国电信与企业可以进行用户资源互换,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创新流量经营策略的初期,同样还存在种种不足之处。
在新的竞争压力之下,流量资源作为运营商最核心的资源,如何创造更大价值显然十分关键。诚然,中国电信流量后向经营为新业务模式寻到一个突破口,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会跟上步伐。市场已经释放出了巨大的需求,两种模式却依然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运营商们只有将流量经营驶向深水区,才能把握流量爆发带来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