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明星代言药品、保健品等敏感产品的虚假广告屡屡发生。记者调查的多位明星经纪人均表示,药品、保健品和奶制品这三类产品一直属于明星代言的灰色地段,基本不碰,“这些产品太容易出问题了,我们公司艺人都不接。”某位香港大牌艺人驻京工作室的经纪人表示,对于这三类产品基本已少有大牌艺人愿意代言,主要是考虑风险太大。除非厂商愿意出“重金砸”,否则不会有艺人愿意冒风险接单。
据某位国内经纪人介绍,艺人对自己代言的产品基本是不主动做了解的,都是由参与执行的广告公司提供完整的产品材料。经纪公司多以品牌是否大牌、与艺人形象是否相符,以及代言金为最主要的衡量条件,也不会自己做产品的准备工作,“艺人那么忙,哪有空了解这些产品。都是广告公司把这些工作都做好了,让我们来甄选。”
在产品出现问题后,公众通常的矛头指向是“艺人是否真的了解和使用产品”、“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就来推销是不负责的行为”……某大牌艺人工作室表示,艺人通常很少使用自己代言的产品,只是按照商业要求,在出席公开场合时,把带有其他品牌的标签都撕除,但私下所用的产品并不受限。该经纪人表示,虽然观众和粉丝会将产品和形象代言人做这方面的联系,但是艺人只是做商业形象的代言,以自己的影响力助推众人对产品的关注。“当然在产品出问题时,我们艺人的形象确实是会受到很大伤害,但这只是商业上的成本和风险计算。既然拿了那么多钱去代言危险产品,理应要负担更大的风险。”
有位国内经纪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得知新《消法》将明星代言的责任明确写入,他表示这样的规定确实会让艺人今后接代言时更加谨慎。
案例分析
郭涛大叔“分享”面膜遭吐槽
除了电视、平面和落地活动等传统的广告代言形式外,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开始进入消费者视野,即“微博植入式”营销。虽然经济利益远抵不上一个正式代言,但因为“零成本”“易操作”以及“隐蔽性”等诸多优势,受到众多明星的青睐。“分享心得”比起“广告推广”的风险低了很多。
一个多月前,演员郭涛因发微博推荐某品牌的中药面膜,引来粉丝的吐槽。该演员回应此事,表示“无所谓,不喜欢可以不看,我在自己现有的话语权范围内有发言的自由”。当被追问一条微博广告值多少钱,他则表示为市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