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央行为何急速叫停虚拟信用卡?
日期:2014-03-24 13:41  点击:40
  何谓虚拟信用卡产品?它其实主要是指3月11日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别宣布的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的一个互联网金融业务,通过该业务,用户可以由微信或者支付宝钱包在线办理信用卡,即时申请、申请结果即时知晓。在网上快速授信后,消费者可获得5000元左右的信用额度,在手机上完成支付。
 
  跟传统信用卡相比,虚拟信用卡的特色是移动支付和申请变得更简单。以前通过移动端进行信用卡支付,需要支付宝、财付通等网络支付工具绑定信用卡才行,而对于没有信用卡的消费者,申请信用卡往往需通过银行繁琐的审批过程。
 
  甫一推出,隔日即被叫停,这对腾讯、阿里等都是个沉重打击,对狂飙突进的互联网金融也是一瓢冷水,而央行给出的暂停理由是安全原因,按函件表述,是“为防范支付风险,相关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方面未尽义务”。
 
  客观地说,央行对虚拟信用卡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因为与实体信用卡申请过程中较严格的个人信息识别制度与程序相比,虚拟信用卡的申请流程确实大大缩减,从网上提供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资料更容易造假。这种更宽松的审批流程是否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欺诈行为?会否危及现有金融秩序?确实值得严谨对待。
 
  虚拟信用卡的被暂停,其实是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监管滞后所引发矛盾之一例,当监管“不明就里”,为保护公共利益,暂时喊停可以理解。但应知道,从长远看,监管与创新从来都是一对矛与盾,靠喊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暂停后,监管应做的是尽快自身改进,跟上创新的脚步。从央行文件也可看出,央行其实是要求支付宝公司报告其虚拟信用卡产品的详细情况,并提交监管建议,而没有明确封杀或叫停虚拟信用卡。
 
  现在人们担心的是,暂停之后,虚拟信用卡将何去何从,是重新放行,还是由斩监候变成斩立决?激进人士指责央行的暂停举措是源于金融业内部的利益之争,是传统金融业对互联网金融的打压,安全问题只是借口。这焦虑可以理解:因为虚拟信用卡之类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创新金融产品确实动了既得利益群体的蛋糕。比如虚拟信用卡一旦推广很可能会像余额宝一样短期内迅速膨胀,使各大行的实体信用卡门庭冷落。另外,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等线上收单模式,也多能绕过银联进行转接清算,严重威胁到银联在国内支付领域的垄断地位。
 
  更悲观的推测则是:这次暂停虚拟信用卡,将是央行一系列限制互联网金融措施的一例,后续,还将有更多更凌厉的手段出台。
 
  归根结底,虚拟信用卡的结局是暂停还是叫停,最终决定于利益,但希望这个“利益”是真正消费者的利益,而非少数群体的垄断利益。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老百姓带来好处,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监管方也应以积极、开放态度对待这些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1/08 09:5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