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毛钱一小瓶的氯霉素眼药水、5毛钱的滴鼻净……最近几年,这些管用的低价药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北京商报记者日前走访发现,5块钱以下的药几乎在药店绝迹。由于中标的零售价过低,此前曾曝出甲亢患者每天都要吃的药“赛治”断档。此外,早在三年前,全国就有多个地区出现了鱼精蛋白短缺。这种一盒售价10多元的药是心脏病手术时的普通常用必备药,其断档导致许多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被迫叫停,病人“命悬一针”的窘困当时让各部门将廉价短缺药供应重视起来,一些地区以建救命药储备库等方式迫使企业加大生产鱼精蛋白。
为此,《通知》要求,对低价药品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格,在日均费用标准内由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以鼓励低价药品的生产供应。日均费用标准为,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只要满足这个标准的药品就自然进入低价药品清单。清单涉及530个品种中的1154个剂型。日常常用的青霉素V、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部分剂型均在清单之上。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药品是特殊商品,取消低价药最高零售限价并不意味着药品的销售完全市场化,相关部门为低价药设立门槛还是十分必要的。
伴随着人力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廉价药品总是难逃“短缺”命运。相对于高价药品而言,低价药利润更低,消化成本上涨能力有限。在招标降价以及零售限价的双重考问下,企业生产供应低价药品的意愿不高,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现状也使得医生缺乏使用低价药品的积极性。
于明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近几年政府组织的药品招投标经常出现“价低者得”,很多药品中标价格被迫低于成本,企业的生产意愿很低。“进入低价药品清单的可以不通过招投标而直接挂网销售,药价由市场决定,因此未来药品价格将更加趋于理性。”于明德说,《通知》对于药企来说是重大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低价药品清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剂型问世、药品用法用量变化,或者原有剂型调整,都有可能使具体品种日均费用发生变动。这意味着随时会有某些药品的剂型进入或者退出低价药品清单。对于清单中所涉的药品,国家发改委称,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目前临床使用中供应短缺的药物。此外,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低价药品大多是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比较激烈的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市场实际交易价格不会出现普涨现象。下一阶段,对低价药品价格变动频繁或者变化幅度较大的,价格主管部门要开展专项调查,重点监督企业不合理提价行为。“目前我国药品生产总体上供大于求,生产能力很强,不仅竞争激烈,而且药品相互替代性也很强,任何企业很难随意推高药价。”于明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