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人们都说把东西放到服务器上,这两年,都改成叫“放在云端”了;从前,人们都说把数据挖掘分析一下,这两年,都改成叫“大数据”了;从前,人们都说希望自己的店铺能多赚点人气,这两年,都改成叫“求关注”了;从前,……
互联网营销,一旦沾上这些个叫法,顿时“高大上”了。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确实出过成功的案例,比如小米。
乔布斯的信徒雷军做到了和自己偶像一样的事情,把自己的产品变成一部分人的信仰。小米变成了大米。而雷军的公司,连一平方米的厂房都没有。
于是,渴望名利双收的小企业们,从试图复制小米模式的那一天起,就抱定了“不赚钱,不收手”的念头。
几乎一夜之间,涌现了敢把面条卖到128元一碗的雕爷,卖情趣用品的“90后创业美女”马佳佳,丢了煎饼馃子本义的黄太吉。还有,动辄几百元一支,“一生只送一人”的玫瑰花rose only,等等。
可是,别忘了,就连榜样小米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今年爆发的“小米芯片门事件”,暴露了互联网思维的短板。当时,小米只是轻描淡写了一句“不够严谨”。眼下的商海,早已不是单靠互联网思维就可以“混”的时代。所以,当联想、华为等一众手机厂商奋勇而起时,等不及的小米把发布会提前了。
从前说好的高姿态饥饿营销呢?
当赚尽风头的互联网营销思维被传统企业“斧正”,一度被行业内外津津乐道的饥饿营销被现货销售压制,高喊的各种Slogan被真正的高质低价所取代,互联网营销这层虚伪的外衣被脱下,企业赤裸裸地站在用户面前,重新被审视和接受,恐怕比那些无名小辈还难。
所以,很难预言,如今被一个个热捧的互联网营销大佬,几年之后还有没有“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