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先发的泰康“求关爱”、国华的“娱乐宝”等,无论是大型险企、还是中小保险公司均加紧了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的“跑马圈地”。尽管,目前这一领域并非盈利点或获客渠道,但“互联网保险绝非简单的渠道变革,而是产品革命”的观点早已成为业内共识,互联网保险是大势所趋亦被广泛认可。
持续性思考:非“一锤子买卖”
自“求关爱”以来,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正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而层出不穷的产品背后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有关注度仍是疑问。
以阳光保险近日推出的“摇钱术”为例,虽然在购买转化率和持续度上存疑,但产品在随机性和社交化两个属性上的发展则令业内感慨。“摇钱术”实为一款附带赠送保险的万能险产品,购买者可通过微信摇一摇的方式自行选择收益率,收益率最高可达7%乃至更高。
就产品设计中的随机性而言,负责该款产品研发的阳光保险互联网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陈拥军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产品设计中肯定是有算法的,举一个可能不是非常恰当但比较通俗的例子,就像是买彩票中各等级的奖项一样。
陈拥军表示:“保险产品往往是这样,推出之后可能十年都不会改变,卖到最后没有人购买为止。但对于互联网产品的创新挑战就在于,如果你仅仅停留在推出一款新产品,热度不会超过7天,而且可能是持续下滑的趋势。所以对于互联网保险产品而言,要做的不是一锤子买卖,最好能够打造一个有趣的互动平台。”
黏性思考:互动平台化
除了持续性,用户黏性是目前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中最受关注的因素。实际上,通过简单赠送而获客的黏性并不高。华创研究报告认为,保险公司只有围绕客户黏性形成而非保险业务本身自建综合性互联网平台才可能取得突破。
陈拥军还告诉记者,实际上,如何打造互动平台和增加用户黏性是目前产品设计中最主要的考虑因素,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第一,如何让已有的用户活跃;第二,自传播的问题,如何让这些用户主动传播和转发给他的朋友。
陈拥军认为,互联网金融的重点在于“互联网机制”。做互联网金融的最浅层次是将互联网当成渠道,相当于一个电商。再就是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一些事情,同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但最重要的还是“互联网思维”,它的核心是一种做事情的机制和方法。
目前,国内互联网保险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对固有保险渠道的冲击有限。不过业内共识互联网保险是继银保、电销之后的第三波浪潮。而针对目前保险行业面临的产品复杂、单一及参与度低的问题,陈拥军建议,“保险产品碎片化的趋势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产品碎片化应该是未来3~5年内保险行业最核心的一个点,它会向电商化标准化产品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