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光大研究员能够对乳制品行业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是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上述研报内容表达的观点。
多位乳业专家以及证券机构也在“声援”伊利。农业部资深乳业分析师、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认为,进口常温牛奶只能作为液态奶的补充存在于市场之中,而非替代国产常温奶。低温奶未来可能在市场份额上有所扩大,但受到冷链物流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影响,想超越常温奶不太可能。陈渝怀疑该研报有明显倾向性,而非客观看待行业。
光大预计伊利盈利将下滑
光大证券研究员邢庭志长达62页的《伊利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的全面冲击》研报,在搅动资本市场的同时,也因基本事实不清和观点偏颇引起了市场的质疑。
该研报认为,伊利股份未来5年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三方的实质性冲击。伊利股份的常温奶经营战略将遭遇重大挑战,毛利占比71%的液奶将遭遇低温奶、常温酸奶和进口奶的持续高成长带来的替代风险,预计公司在未来5年将面临常温奶增速持续放缓的风险,公司将加快战略调整,加大在低温品项上的资本和费用支出。
由此,邢庭志得出结论,预期伊利股份2014~2016年EPS为1.99元、2.04元和1.90元,6个月目标价22.7元,对应2015年11倍市盈率,给予“卖出”评级。
对于上述研报内容,伊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反驳。对于低温奶未来能替代常温奶一事,上述负责人认为,不存在产业替代的问题,低温奶的全国布局需要铺设全国的冷链运输网,加之消费习惯不容易调整,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较难改变常温奶为液态奶大头的事实。
针对进口奶问题,伊利相关负责人表示,它只会作为国产奶的一个补充。其透露,进口奶从运输、冷藏等环节过来,就需要浪费两个月的时间;加上为运输、冷藏等成本的考虑,进口奶也不可能全面替代国产奶成为增量主力。
认为,邢庭志看空伊利的三个理由均不成立。目前我国常温奶和低温奶销售额之比为8:2,沿海大城市约为7:3。低温奶最大的瓶颈在于冷链运输和销售,沿海不存在冷链问题,低温产品也仅占30%,我国原料市场在北方,消费地在南方,低温产品难以大面积推广,成本过高。另外,低温和常温的消费更多受到消费习惯驱动。
光大研报被指“乌龙”
除了资本界以外,乳制品业内人士也对该份研报表示 “不理解”。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研报中使用数据有些片面。比如,研报中写到,进口液奶预计2014年达到30万吨,可比36亿元国产奶收入,其在电商渠道只求规模不求短期盈利的商业模式下低价快速渗透,并激发全渠道加快布局进口奶。一方面直接摧毁伊利蒙牛的常温奶概念升级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将逐步替代国产常温奶成为增量的绝对主力奶。
但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3年全年液态奶进口19.5万吨,同比增加91.6%,进口额为2.7亿美元,同比增加91.2%。据奶业专家王丁棉透露,去年国内液态奶消费有两千多万吨。奶业专家宋亮表示,按照这样的算法,进口奶占液态奶份额甚至不到1%。而即便在2014年进口液奶能达到30万吨的量,其市场份额也只能在1%左右,“根本无法替代国产牛奶。”
除了“进口奶替代国产奶”这一观点之外,上述研报中的“低温奶替代常温奶”以及“常温酸奶替代金典和特仑苏”两个观点也受到质疑。宋亮认为,低温奶增长很快,但目前其所占比重仍很低。而且,中国奶源分布不均匀,好奶源主要位于北方,生产的液态奶需要运输到全国各地。相对于高附加值的低温奶,较长保存期限同时易于运输的常温奶显然更符合当前的市场要求。低温奶虽然存在市场需求,但其保鲜、运输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常温奶占据庞大市场规模的状态。
在宋亮看来,常温酸奶也无法替代金典和特仑苏,更多会抢占乳饮料、低温酸奶的市场份额,而非牛奶的市场份额。陈渝认为,牛奶的营养价值与酸奶的营养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根本谈不上互相替代。
融资者逆势大举买入
此前,一财网等报道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公布了‘考卷’结果,82家接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可审查的企业中,51家因各种原因落榜,其中包括了4家伊利旗下工厂。
伊利股份周二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所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工厂全部第一批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审核,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
针对上述报道,伊利股份于公告中作出说明称,报道中提到的4家工厂不在公司提交的生产许可审查名单中,是因为它们不需要申请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
另外,石河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及黑龙江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不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成品,只生产基料粉,按照新细则规定,颁发的是乳制品生产许可证,不需要申请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
作为一季度末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伊利股份周二的暴跌让机构们损失惨重。但是在此不利形势下,融资者却开始大举加仓。根据沪深交易所延时数据显示,周二伊利共发生3.05亿元融资买入,融资偿还仅为1.59亿元,融资余额净增加1.46亿元至16.27亿元,融资买入金额当天仅次于华泰柏瑞沪深。同时,融券卖出仅发生203.69万股,且与融券偿还199.51万股基本相当。周二收盘公司融券余量为78.68万股,折合2464.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