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世界杯看球,你在朋友圈刷屏了吗?
日期:2014-06-27 12:25  点击:47
  颇具魔幻现实主义的南美大陆正在进行让全世界球迷一起狂欢的世界杯,虽无本国代表队参赛,然而国内观众们凭借移动社交网络依然充分享受到了足球带来的快乐。
  这是世界杯的移动互联网元年,从2010年到2014年,全球智能终端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网民急剧增长,其中中国移动(微博)互联网的发展尤其迅猛,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的各种移动应用改变或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边看球一边刷朋友圈成为很多国内球迷的标配,朋友圈热闹的足彩讨论更是直接催热了本来小众的体育博彩。
  在世界杯的点燃下,移动社交网络的“实时+互动+参与”在指尖掀起了一场社交狂欢。
  活在朋友圈里的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开赛第二天,南非世界杯决赛提前上演,卫冕冠军西班牙与上届亚军荷兰狭路相逢,最终荷兰净胜四球,以5比1的成绩狂虐西班牙,一洗四年前的遗憾。这场精彩比赛吸引了大量球迷关注,比赛进行时是北京时间凌晨,伪球迷或非球迷们正在酣睡,一觉醒来,朋友圈已被比赛战况刷屏,甚至在新闻客户端推送赛况之前,朋友圈里的状态已让他们知悉比赛结果和双方表现。
  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有的看球体验。
  受版权限制,世界杯的观看主场重回电视屏幕,一边盯着电视屏幕一边与好友在朋友圈互刷看球存在感,成为本届世界杯很多球迷的标准配置。朋友圈及其他社交网络上的实时评论、吐槽让单调的电视屏幕增添了一份弹幕即视感,社交网络所营造的热闹氛围甚至可以媲美酒吧——反正大家在酒吧也很有可能是在低头互刷朋友圈。
  移动社交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进世界杯。
  当世界杯遇上移动互联网
  首先是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iPhone年出货量从2010年的4750万部增长至2013年的1.75亿部,从2010年到2013年,四年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达24.9亿部。
  另外,从网民的使用习惯来看,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友盟在对23万款APP进行统计后发现,比较6月6日-7日(开赛前一周)和6月13日、14日(开赛第1、2天)的数据可以看出,世界杯开赛后,“足球迷”用户的APP使用活跃时段非常明显向凌晨迁移。如上图所示,世界杯开赛后,这些用户在凌晨对手机的使用普遍高于平时,而在白天,尤其是中午12点以后,足球迷的手机活跃度要低于平时。
  APP使用活跃时段与球赛的时间一致,表明手机是伴随球迷看球的必要装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实时+互动+参与感=社交狂欢
  从2010年至2014年,世界杯只更迭一届,互联网行业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尤为迅猛,2010年,中国手机网民为3.03亿,占网民总数的56.8%,到2013年,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数的81%。
  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的是各种基于此的应用,即时通讯应用微信于2011年1月上线,433天后,微信用户突破一亿,截止2013年第四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55亿,占中国全部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的54%。友好的交互体验与便捷的上网终端联手,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碎片时间,带给人们与PC时代完全不同的体验。
  南非世界杯期间,SNS网站正当红,微博也在迅速崛起,其中新浪微博世界杯话题总数超过4200万条。然而在智能终端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这些社交网络大多依托PC端,人们专注于电视荧幕时往往无法同时兼顾电脑屏幕。同时,由于微博的弱关系属性,用户更多还是一个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因此,尽管用户可以参与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发评论看资讯,却难以与比赛时间一致,无法实时跟进、互动,参与感远无法和移动社交网络相比。
  原生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社交网络借助智能终端,让用户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将个人观赛体验与赛事直播结合:实时评论赛况,发表赛事预测,与朋友互动。今年世界杯足彩异常火爆,除了购买更加方便等因素外,人们在移动社交网络中的讨论也从社交的角度带动了更多人购买彩票。
  1998年是世界杯的互联网元年,BBS让大家有了一个新的沟通渠道,随后,2002年的图文世界杯,2006年的博客世界杯,再到2010年的视频世界杯,互联网让人们离赛场越来越近,但是,无论距离如何缩短,观众始终只是一个信息的接收者,参与度有限。而2014年的移动社交世界杯,让用户第一次以主动角色融入到这场足球狂欢中,在自己的朋友圈制造头条,与好友一起众乐乐,打造属于自己的狂欢时刻。
  绿茵场上酣战依旧,7月14日前,每天午夜十二点,指尖上的狂欢准时开场。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1/03 14:5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