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正致力于长期研发,并积极探寻突围之路。在本周举行的2014年中国国际机器人大会上,众多国内外知名的机器人企业展示了他们的最新技术和最高端的产品。
中国机器人市场悄然崛起
除了传统的重型工业机器人外,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是,人机交互的合作型机器人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到电子、食品、医疗和物流等各大主流领域。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主管帕特里克·施华寇表示,现在很多机器人制造商开始研发轻便型的,能与人一起工作的合作型机器人,这也代表着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现在的机器人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手和手臂,机器人也有自己的眼睛,能感知周围的环境,并对此作出灵活反应。
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购买国,购买机器人数量超过3.6万台,超过日本、美国和德国。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阿图罗·巴荣赛利表示,过去几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中国机器人的密度相较于国际发达国家依然很低,这意味着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谓机器人密度,是指每1万个劳动力当中所拥有的机器人的数量,全球的平均水平是55台。日本和韩国都拥有接近400台,而中国只有23台。
中国本土机器人制造商开始绝地反击。中国最大的机器人制造企业——新松机器人展示了负载高达500公斤的最新型机器人。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表示,新松已经投入大量研发力量,目前从内部核心,到系统和软件等关键性的技术,都是自主的版权。
国际机器人巨头动作频频
过去的4~5年里,中国汽车行业以及电子行业的机器人使用量快速增长,成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汽车制造产业是推动机器人需求的重要原因,中国大约60%的机器人用于汽车制造。在今年的中国国际机器人展会上,柯马展示了最新款Racer机器人。这是首款在中国生产,供应全球使用的机器人,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始成为全球机器人研发中心。
越来越多国际机器人制造商近几年开始大举在中国开设工厂。全球四大机器人制造商之一的德国库卡机器人首家海外工厂今年3月落户上海,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亚洲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库卡中国CEO孔兵表示,今天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已经不完全局限于汽车了,库卡的用户群已经大大扩展到汽车以外的行业。目前中国市场每年都在以15%到20%的速度增长,远远领先于全球平均的机器人装机量。
机器人“偷”走我们的工作?
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令市场对机器人的需求更加迫切。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了3倍,年平均增幅达15%。而机器人价格则每年下降30%,投资回报期缩至1~3年。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此前宣布了一项三年购买一百万台机器人的计划。曲道奎表示,中国在很多高危领域出现用工荒,机器人的发展正好解决了这部分用工难的问题。
随着机器人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被使用,国际社会开始了一场针对机器人是否会打击就业的辩论。数据显示,德国是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失业率却几乎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这也有力地证明了自动化与就业并不矛盾。因此机器人的存在并不足以威胁人们对创新说不。阿图罗·巴荣赛利表示,机器人能把人从简单枯燥繁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他们从事更有创造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