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不在聚光灯中心的微软,最近却因系列负面消息频频登上头条。自7月23日微软公布1.8万人大裁员的具体计划后,7月28日下午又遭遇国家工商总局突袭调查。
微软中国28日晚发表声明证实,国家工商总局相关人员突访了微软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的办公室。业界人士称,这四个城市刚好是微软东西南北四个大区业务中心所在地,显示是一次针对微软中国的全局性调查。
有媒体报道称这是一次反垄断调查,但昨日微软中国相关负责人对此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表示否认,“我们没有对外确认过这是一次反垄断调查”。
不过昨日国家工商总局官网显示这是一次反垄断调查,对此,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在7月29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反垄断背后更可能是冲着信息安全而来。
微软中国四地办公室被查涉及副总裁
据国家工商总局官网消息,7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组织由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福建、湖北、江苏、重庆、河北等9省市近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四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
据悉,被检查人员包括微软公司副总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市场、财务等部门相关人员。工商执法人员复制了微软公司部分合同和财务报表,提取了电脑、服务器中储存的内部沟通文件、邮件等大量电子数据,查封扣押了2部工作电脑。
国家工商总局称,由于目前微软公司部分主要待检查人员不在国内或联系不上,本次突击检查未完成全部检查内容。
“国家工商总局已责成微软公司尽快请相关人员到国家工商总局接受检查。”国家工商总局官网消息显示,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中。
对此微软中国在28日晚的声明中表示,“我们致力于创造产品来满足客户对功能、安全和可靠的要求。我们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并回答相关问题”。
工商总局为去年反垄断调查的延续
对于这次针对微软中国的突击检查,国家工商总局在官方新闻中解释了原因。
2013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根据企业举报反映的微软公司存在对其 Windows 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相关信息没有完全公开造成的兼容性问题、搭售、文件验证等问题,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的情况,进行了核查。
核查中,国家工商总局先后约谈了微软公司和有关企业,微软公司就总局关注的问题提交了报告。其间,相关企业也不断向国家工商总局反映情况。
国家工商总局认为,经过前期核查不能消除微软公司上述行为具有反竞争性的嫌疑。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工商总局已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和微软遭遇相似,但压力更大的是另一家美国公司:国际芯片巨头高通公司。美国高通公司总裁近日第三次到国家发改委接受反垄断调查,重点在手机专利许可费征收和手机专利捆绑销售等涉嫌违法行为。业内人士认为,高通涉嫌在华滥用知识产权,通过价格手段剥削客户和消费者,排斥竞争、收取不合理的高额专利许可费。
前总裁唐骏十年前的微软统治力更强
在2002年到2004年期间,唐骏曾出任微软中国总裁,此后他以微软中国荣誉总裁身份从微软退休。
7月29日下午,唐骏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专访,对于微软因涉嫌垄断被调查,他表示,“现在的微软,远不能跟十年前相提并论,十年前的微软统治力更强。从我的角度很难理解,它会在这个时候被反垄断调查。”
唐骏认为,现在的操作系统早已不是微软一家的天下,安卓苹果等手机操作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次反垄断调查可能不是系统软件方面,或许还涉及其他领域。 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提立即评
反垄断国资、外资一视同仁
在诸多外企中,微软一直以来都显得很擅长与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本次反垄断的大棒落在微软身上之前,曾经有多次市场传闻政府部门将对微软发起反垄断的调查,但都没成为现实或被广而告之。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国家工商总局以突袭的方式调查微软,并在官方网站上详细介绍了调查的原因与过程,可以说没有给微软留下任何面子。
但微软不过是反垄断调查中又一家企业。更早的时候,反垄断调查通信行业涉及国内通信巨头、调查制药行业涉及国内名企,可以看出在反垄断上,中国对国资、外资企业都一视同仁。
反垄断调查同时也是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视察浪潮集团时表示,要像支持高铁、核电一样支持中国的云计算。
事实上,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止国外企业在美拓展市场,华为中兴多次被拒之门外,因此近期外企在中国的待遇并不过分。 华西都市报记者 陈黎
微软之后还有下一个
“我们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调查,并回答相关问题。”微软中国28日向记者表示,有关部门正就一些事情对其展开问询。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被查或与涉嫌垄断有关。此前不久,美国高通公司也被曝接受政府部门的反垄断调查。商务部日前也表示正对国内汽车市场上的潜在垄断行为进行审查,一时间外资垄断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凭借其资金、技术、渠道、知识产权等优势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并利用这种支配地位从事反竞争行为,例如收取不公平高价、搭售、拒绝交易等。这些行为一方面损害了最终消费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市场竞争秩序造成破坏,使其他经营者无法参与公平和自由的市场竞争。
据业内人士介绍,外资企业在国内通过行使知识产权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越来越普遍。例如在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中强行加入不合理的条件,再如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外以知识产权为幌子向法院提起侵权滥诉,滥发侵权警告函、发起337调查等,从而达到排斥竞争对手、垄断中国甚至全球市场的目的。
随着政府部门逐步加大对外资在华涉嫌垄断的治理力度,一些外资跨国公司多年来凭借其专利、技术优势,在中国市场实施的专利、价格垄断等行为或将有所扭转。
中微半导体知识产权总监姜银鑫认为,目前全球各国正在上演疯狂的专利“军备竞赛”,对中国企业来说将面临严峻的全球专利环境。中国企业既要顺势而为,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也要掌握、驾驭知识产权游戏规则,制定因应之道。既要努力发展和对手相关的一些专利,积累自己的话语权;也可以联合建立专利池联盟,如果遭遇海外企业的专利诉讼,则要共同应诉等。
专家强调,中国企业突破跨国公司的专利壁垒,关键还是要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且,还要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从而真正提升市场话语权。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一些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正在缩小同国外厂商的技术差距。比如在无线通信芯片领域,华为海思的“麒麟”系列芯片已经用在自己的终端产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展讯在中国手机3G芯片市场也已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并成功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