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初创企业应该更注重盈利能力还是高估值?
日期:2015-06-29 08:12  点击:52
 编者注:原文来自美国非常著名的投资人弗雷德·威尔森(Fred Wilson)个人博客AVC,中文版由天地会珠海分舵进行编译。全文对当今投资界和创业界盛行的盲目追求企业的快速增长以便获得一个更高的估值而忽视了盈利的重要性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做出了深入的分析。

作为投资高科技企业的一名VC,经常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我们需要更关注所投资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呢,还是更应该关注初创企业的快速成长。
这个说法逐渐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投资界(无论是在公开市场还是私募市场)的信条。而小米的模式在这里应该算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了。

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资金会投放到初创企业的营销方面,以便企业能以超出正常成长的速度来快速占领市场。

百分之四十法则

几个月前,本人就曾经撰文《百分之四十法则》描述说:

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如果你今天的增长率同比增长了100%,并且营业利润是亏欠的,那么你的利润占比必须等于或者大于-60%;或者说增长率20%则利润占比就需要20%以上;又或者说没有增长而营业利润率是40%。如何获得这40个百分比并没有一定的公式可以套用,但是在这里我更想说说的是可接受的获利能力和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我见过太多企业仅仅是为了增长而增长,拼命的往企业增长方面进行投资,而期间竟然没有对这些投资以及投资带来的损失进行任何理性的约束和检查。

增长和盈利的折衷

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们就曾经和不少出众的科技型初创企业进行过合作,以及尝试对其进行投资。这些企业从来就没有做出过为了增长率而放弃或者减少盈利机会的折衷选择。

这些企业很早就已经开始盈利,然后又把所获取的利润投入到它们企业的重新发明里面,同时还保持着高速的年度同比增长率,所以它们并没有烧钱(因为他们的钱是可再生的,并不是烧完就没了的),也不需要去引入我们这些风投。

这些经历让我对业界关于高科技企业投资的所谓正统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其实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这样做。你其实更需要的是打造出一个在市场角逐上有着结构化竞争优势的公司来避免这种折衷,又或者,你仅仅需要的是一个非常敏锐且经验丰富商业人才来帮你避免这种折衷(Indeed.com的Paul和Rony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盈利驱动将有效约束团队

同时我非常认同的一点是,以利润为驱动来产生比你的投入多得多的年度收益,将会是对你的管理团队很好的一个有价值的约束。

这将会迫使大家在进行某一方面的资金投入之前,先进行具有创造性和逻辑性的思考和权衡。避免大家在人员,产品,销售,市场,以及商业的其他方面做出不明智的投入,同时还能让你的企业保持一个“精锐“的高效运作架构。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现在企业有着大量的资金来弥补你的损失,你真的是要“对增长进行投资”,那你也不应该且不需要完全放弃利润的驱动。这样你才能对你的团队的成长投入更多的关注,并确保团队的成员高质量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可持续盈利 vs. 年度增长率

我不想表现得像是个一味强调现金流得怪胎。但我们作为投资方所做的事情,确实就是为了允许所投资的企业在就算亏钱的情况下,也能将产品推出到市场,并将该生意和团队进行发展壮大,从而为创始人以及利益相关者赚取更多的利益。

我们公司现在所投资的很多投资组合其实都是在亏钱的,我们常常做的事情就是低头看看他们提供的充满赤字的收入报告,然后抬头远眺,看下现有的资金在什么时候将会烧光,以便做好下一步(融资)计划。

但是我真的有点受够了所看到的每一个初创企业的运营计划的目标都是瞄准着这么一个方向:

虽然说VC/初创企业这个游戏就是这么玩的,但是,某一种程度来说,我更愿意看到一个初创企业的运营计划是瞄准可持续盈利的这么一个方向,注意,我说的是可持续盈利。

如前所述,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之前合作过的那些出类拔萃的企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盈利,并在维持盈利的同时还是可以有着100%的年度增长率的。

所以,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很多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不以为然的原因是从来没人跟他说过这是完全可行的,所以才一味追求高增长而放弃利润的追逐。而这,就是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了。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2/23 04:1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