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鼠标的雷柏开始做“无人机”了!做调料的百年品牌李锦记开始卖“智能手环”了!做饮料的“娃哈哈”都开始研发机器人了(当然机器人名字不叫哇哈哈)……近来,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越来越匪夷所思,与前一轮行业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并产生边际效应的跨界潮相比,这一轮传统行业跨界的边界越发模糊,行业壁垒也越发粉碎,几乎都希望在边界处颠覆自己,或者掌控下个风口。
此外,南都记者采访梳理后发现,这一轮跨界多集中在智能硬件、手机等风口领域。如若“以传统用户为入口、玩粉丝经济”的办法越来越难奏效;而围绕用户的使用场景进行渐进性微创新或许更容易跨界。
门口的“野蛮人”
“创新来自边缘和边界”。这是被誉为互联网风水大师凯文凯利的著名观点。其主要观点认为,创新公司大都是从主流大公司注意不到的公司和领域诞生。200年前蒸汽引擎颠覆了当时被誉为全球性的帆船公司,当下各行各业大跃进式的O 2O化,行业的壁垒不断地被重新解构。所以,越来越多人将行业壁垒之外的人称为“门口的野蛮人”。
第一拨野蛮人是互联网巨头们。2013年以来,B A T们不断出手并购,涉足自己不熟悉甚至看似无关的领域,数十亿甚至更大数额的投资屡见不鲜。近两年包括小米和乐视在内的互联网后来者,也在不断地通过投资扩大自己的生态帝国。
第二拨野蛮人是不少品牌企业。与B A T大手笔企业不同,他们也尝试越过樊篱。对于他们来说,包括可穿戴在内的智能硬件和手机成为其觊觎的风口。因为这些领域暂时还没有强势或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行业还是处于去泡沫化的洗牌阶段。
日前,以调料起家的香港百年品牌李锦记,趁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火热,希望建立一家互联网智能硬件公司,并开始售卖第一代产品手环。
除了智能硬件外,手机也是重点领域。周鸿祎是典型代表,以互联网安全起家,虽首次做手机出师不利,但上月又发布了第二款手机产品奇酷。此外,罗永浩更为任性,此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做锤子手机的原因就是喜欢手机。”
开发现有用户的新需求
无论是做鼠标的雷柏,还是调料大王李锦记,或者是水饮料巨头哇哈哈,都在各自领域拥有诸多的用户,这是传统产业累积的优势。但互联网的出现,让他们的固有安全感消失,但同时也为跨界提供了一条捷径。而互联网的思路和模式,开始逐渐影响传统企业,最先让他们意识到的是以用户为入口。
这些跨界企业最惯用的说辞便是“我们有用户”。但南都记者留意到,用户并不意味着利润,尤其是跨界的利润,因为用户的习惯是极难被改变的。最大的风险在于:说服用户抛弃固有的解决方案,接受一种全新的供给者创造出来的解决方案。
目前,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连翠芬表示:他们现在唯一能够透露的数字是下载A PP的活跃用户有20万。但这一数据无从核实。仅以京东商城为例,智能手环相关产品达到3470个。但700元以下的手环仍是主流,占总数的89%,其中不乏小米、三星、华为、卓棒、Fitbit等知名手环品牌。而按照罗永浩公布的锤子手机T 1的数据是25万余台,这一数据与主流厂商销量相去甚远。
相反以大疆为例,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通过无人机为摄影发烧友或者其他企业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满足了用户此前没有被发现的需求。这是摄影行业在边界上的创新,但至于雷柏、李锦记们利用既有用户去开拓用户的新需求,最终能否成功,则是需要画问号的。
粉丝经济已过时?
尽管跨界意味着更多机遇和变化,但没有摸清商业逻辑之前,资本追逐跨界只能做成情怀。近日,汪峰在自述《我想当个优秀产品经理》中表示:“如果这款产品(Fiil耳机)成功了,我一定还会做其他的,耳机、音响,也许还有手机。当然现在我不会做这个,因为太多人在做。现在应该用最适合的思维做出产品,产品的文化性附在产品上面,就成功了。”
在汪峰看来,可以吸取苹果的做法,把产品做成“宗教”。简而言之,便是指粉丝经济。几年前以小米为代表的公司掀起了社会化营销和粉丝经济的风潮。但在当下,以智能硬件和手机用户为例,他们对行业的常识和背景在不断地培养和提升。对他们来说,更容易被打动的是使用场景,而非简单的粉丝式崇拜。
以苹果为例,其每一次跨界都是基于产品的创新和使用场景方面。从最初的iPod到iPhone,从A ppleWatch到最近发布的iPadPro,所有的产品打造都是在围绕用户的使用场景,搭建自己的生态家族。相反,如果脱离了产品之间的固有连接点,自上而下脱离用户来打造产品,则很难成功。
粉丝经济能否转化为新需求财富入口?
日期:2015-09-18 08:55 点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