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去年以来,小美到家、美容总监、河狸家、容么么等美容O2O平台纷纷涌现,并获得资本关注。分析显示,美容需求量的增加、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强,这些因素共同催热了上门美容市场。易观智库的分析认为,目前上门美容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但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和资本向行业领先厂商的倾斜,市场开始整合,竞争加剧,行业进入市场启动期。

不过,赵一并不认为服务场景阻碍了上门美容行业的发展,他认为,上门美容市场是对美容市场的补充,属于增量,不是对传统美容市场的替代。上门美容平台提供的是偏手工服务类的美容服务,而需要大型仪器才能实现的美容服务需多人配合、程序繁琐,用户本应在实体店内消费。对于安全问题,赵一表示,美容师均实名登记,只向女性消费者提供服务,规定晚上九、十点后不提供服务,避免安全隐患。
上门美容用户体验也有待提高。数据显示,该行业用户消费频次偏低,使用频次为一周至一个月的占43.7%,频次为2-3天的仅占16.1%。对上门美容App的满意度调查显示,用户非常满意仅占33.5%,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用户合计占比达40.6%。
报告指出,中国美容市场有千亿级的规模,但由于面临上述限制因素,市场规模仍然较小、使用人数较少,客单均价在100-200元左右,用户为小众群体。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在线上预订、线下美容师上门服务的单一模式背景下,优化服务和合作扩展将成为未来上门美容平台破局的关键。赵一表示,未来多样化、覆盖范围、融资能力及人才储备将成为制胜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