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3D打印技术或将成为中美制造技术博弈的关键
日期:2016-12-22 09:14  点击:56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船舶、汽车等制造业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少国内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如海尔、中国商飞、徐工集团等已逐步将3D打印纳入研发与试制的流程当中。然而对比美国的制造业,特别是财富500强工业巨头们在3D打印的投入,两国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财富500强中的美国制造业企业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工艺改进与创新的成果,或将对中国的包括大飞机在内的一系列高端制造产品产生冲击。

 
2016年TCT亚洲峰会现场
2017年3月8-1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简称TCT亚洲展),可以让企业紧追美国制造业的步伐、一站式地详尽地了解不同3D打印技术对工艺流程的改进,从而帮助企业转型高端制造。

在2017 TCT亚洲展中,不但EOS、Renishaw、SLM Solutions、Arcam、TRUMPF和Sisma将带来全球最新的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民族企业鑫精合、铂力特、华曙高科、北京隆源、中科煜宸、青岛卓思、信达雅、大族激光、易加三维也将呈现其加速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的国产化进程的实力;3D Systems、Stratasys、EnvisionTEC、Materialise、联泰科技、中瑞机电、Raise3D则会展示从原型到制造的转变进程。

同期举办的TCT亚洲峰会共设15个分论坛,60场演讲,其中的与制造业相关的航空航天、汽车和机械工程三个工业分论坛将围绕2016年3D打印技术的突破来展开,邀请到包括通用电气、波音、霍尼韦尔三大巨头的专家出席演讲,内容涵盖数据采集、模型建立、原型开发与增材制造流程中所有涉及的技术改进与创新,与会者可共同探讨3D打印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发展与未来走向。

以下是财富500强中的美国企业的3D打印技术投入情况的简要归纳介绍:

通用电气公司(2016年财富500强第26位)

2012年,收购了位于美国辛辛那提的3D打印公司Morris科技,该公司的技术,帮助通用电气降低了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的制造时间和成本。2015年通用电气公司利用3D打印机制造了一台喷气发动机。在这个项目中,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利用3D打印机制作发动机的部件,打印机用激光把薄薄的一层层金属熔合起来。这些形状各不相同的金属层被堆放起来并熔化,从而形成发动机的所有部件 -- 包括压缩机、涡轮、喷嘴和燃烧室。GE公司最近分别完成了对瑞典3D打印公司Arcam (2017 TCT亚洲展展商, 展位号N5-F52)和德国Concept Laser(2017 TCT亚洲展展商,展位号N5-G16)的收购,并成立了新的GE Additive公司。自2010年以来,通用电气已经在3D打印该领域投资了超过15亿美元。GE旗下的六家公司也一直在开发增材应用。此外,GE还创造出新的服务应用,并在增材制造金属粉末领域获得了346项专利。

波音公司(2016年财富500强第61位)

波音从1997年起就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在737、747、787、777等10个不同的飞机上已经3D打印了超过20,000个金属与非金属零部件。2015年,波音提交了一份3D打印飞机零部件的专利申请,该专利体现了波音通过3D打印完成航空备件,减少航空运营商的备件库存,从而削减运营商成本。2016年波音公司又开发了3D打印的耐热陶瓷用于制造发动机热端部件、火箭喷嘴和头锥等组件,其外形复杂采用传统陶瓷工艺无法铸造,而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完成。目前,波音还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打印下一代梦想客机-波音777X机翼结构。

霍尼韦尔公司(2016年财富500强第256位)

而总部位于美国的多元化、高科技的先进制造企业霍尼韦尔也正在四个增材制造技术中心开展3D打印的研究,这四个技术中心分别位于美国凤凰城、印度班加罗尔、捷克布尔诺和中国上海。上海的增材制造技术中心设立于2014年,旨在向亚太市场提供快速原型和快速模具的服务,并跟其他的全球试验室一样,还专注于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该中心可以打印出长宽高最大为25cm X 25cm X 32.5cm的部件。目前由霍尼韦尔的两个主要业务板块航空航天与汽车共用。公司计划到2020年实现40%的部件都具备采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能力。霍尼韦尔主要使用EOS(2017 TCT亚洲展展商,展位号N5-C20)的设备。

具体日程及演讲嘉宾包括:

NASA航天3D打印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拟:Youping Gao,制造工程首席科学家,Aerojet Rocketdyne公司)
通用电气未来3D打印发展计划 (王鹏,工程部总经理,通用电气航空集团)
基于增材制造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张啸雨,总体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金属激光烧结在涡轮增压器中的应用(田辉柏,涡轮增压设计经理,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
面向汽车空调内饰的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待定)
面向汽车行业适用的光学测量精度(姜志华,机械与制造计量技术研究所主任工程师,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通过增材制造技术驱动设计创新(Erin Komi,研究员,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
增材制造技术在西门子公司的研发与应用情况(李长鹏,专家研究员,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工业4.0与数字化设计 (张青雷,首席工程师,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1/16 16:1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