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病人的集散地,也是病原的集散地。前不久在浙江发生的严重院内感染事故告诉我们:加强医院感控的监管和措施防护势在必行。医护人员作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如:潜在的针刺伤风险),加强其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也迫在眉睫。
3月24日,北京护理学会在BD中国的大力支持下,就如何做好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邀请各方专业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来自国内护理和感控方面的诸多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护理部主任高凤莉博士担任大会主持。北京护理学会秘书长、北京市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主任李春燕老师担任会议主席并发表开场致辞。
李春燕老师表示:开展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大家针对目前现状,共同努力,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经验汇总,从中国国情出发,做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造福社会。
BD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及传播部总监韦春艳女士向在场来宾们介绍了BD在华推动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及致力于为医护人员提倡使用安全型锐器所做的努力。
卫生部医院感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改进中心主任武迎宏老师围绕着标准预防在医务人员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度的讲解,就如何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标准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哈晓斯从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政策与文化的角度宏观的介绍了“无保护不操作”,强化意识与规范,让“无保护不操作”深入人心,成为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与行业共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管理科、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常委兼秘书长高晓东老师结合中国医务人员针刺伤的现状,强调加强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针刺伤上报管理以及相关职业操作培训对于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金静芬老师从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建议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推广使用安全型器具、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多层面解决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
北京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蔡虻老师从安全注射的角度,结合护理人员日常操作,提出加强护理人员采血及注射安全是实现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的重要内容。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国家卫计委医院评价护理专业专家赵菁老师着重介绍了中国目前安全采血的现状,提出要从立法、管理、培训等多层面实现安全采血,针刺安全型采血针具,赵老师指出安全型采血针具可预防80%以上针刺伤,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就如何选择安全型采血针具,赵老师指出了三个重要特征:单手操作、激活装置清晰可见、装置激活声音清晰听的见。
会议在热烈的学习及交流气氛中结束,为未来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