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竞合谋变: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前世今生 (1)
日期:2013-03-04 21:33  点击:214

  [ 本文旨在通过对第三方支付机构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背景以及其在探索创新过程中与银行的深入互动,来分析双方的博弈关系,尝试从彼此的荣枯消长和动态卡位中,寻找相对平衡和健康的竞争合作模式 ]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中国网民达5.38亿,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超过4.2亿,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渗透,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应运而生。而央行发放支付牌照,“快捷支付”快速崛起,令第三方机构将业务从单纯的转接支付拓展到了转账汇款、代缴费、基金销售和小额融资等金融服务领域。不过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风险隐患。

  成长之路

  第三方支付缘起网络购物,壮大于快捷支付,不断发力全场景支付和增值服务创新,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伴生出风险和问题,双刃剑的效应凸显。

  一、诞生与发展

  C2C缘起于淘宝。2003年,在“非典”横行的日子里,国民大多选择在家里看电视而减少逛街,支付宝在电视上大做广告,赚足了眼球。淘宝集市从那时起,逐渐引领了中国网络购物的潮流和市场份额。“网购上淘宝”,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而在C2C的模式下,为了解决买卖双方的互信问题,支付宝模仿Paypal,承担了信用中介角色,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运而生。

  从诞生到今天,支付宝仍旧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第三方机构,注册用户超过7亿。中国市场前三的支付机构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中支付宝超过50%,财付通超过20%,银联在线系超过10%。2012年,仅支付宝处理的交易金额就超过1万亿。中国的第三方机构,有着区别于欧美的鲜明特点,那就是跑赢大市的支付机构均采用捆绑模式,通过捆绑集团的电商平台保证交易量:支付宝捆绑淘宝与天猫商城,财付通捆绑拍拍与QQ网购等。而Paypal和MoneyBookers等国外支付公司,一般从创立起就是独立的支付机构,属开放式合作模式;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在线支付业务也是由银行、卡组织、Paypal等独立支付机构承担。

  自2004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2011年5月,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一批27家支付机构获发牌照;截至2013年1月,分六批累计发出223张支付机构牌照。牌照特许的经营范围包括:网络支付、预付费卡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监管机构边发牌照边监管也助力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央行2005年10月颁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2009年4月央行对支付机构进行登记报备;2010年6月,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市场上目前有223家机构在执照经营,而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还在申请进程中和没有提交申请的支付机构,一共超过400家。这些机构的监管,从无到有,正在从无序到规范。

  从2010年起,支付宝创新推出“快捷支付”,即客户在淘宝购物后,在支付过程中通过银行卡与支付宝账户的绑定,实现后续购物的“一键支付”,不再跳转银行界面进行客户身份安全认证。在支付宝的强力推广下,快捷支付客户数增长迅猛。到2012年底,支付宝一家的快捷支付客户已经超过1.2亿。刚刚过去的“11·11”购物狂欢节中,支付宝快捷支付支撑了当天45.8%的交易笔数,鼓励用户提前充值带来的余额支付占到31%,而传统的网银支付,所有银行渠道相加也只占到23.2%。艾瑞咨询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有46.7%的互联网支付用户使用过快捷支付,而同期,通过第三方支付跳转网银进行支付的用户仅有41.7%。

  二、业务创新

  首先是创新移动支付,2012年12月,支付宝推出二维码收款业务,实现P2P付款,利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扫码功能,扫描代表对方身份与账户信息的二维码,即可利用通过支付功能包装的手机转账功能完成付款;新的支付宝手机客户端,更像一个虚拟钱包,集成了快捷支付银行卡、支付宝对账单、商户优惠券和民生缴费服务功能。腾讯公司利用财付通和微信相融合,实现摇一摇转账、二维码支付和微生活会员卡等服务。模仿美国Square模式的盒子支付、拉卡拉等音频接口刷卡器,实现了商户端收款和用户端付款功能。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1/08 10:5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