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未填
供应:99999
发货:3天内
中国十大名砚之天坛砚简介 天坛砚(又叫盘谷砚)产 地:河南省济源市地层时代:寒武系徐庄组岩石名称:钙泥质板岩岩石特征:颜色浅绿、灰绿、浅褐结构构造:显微纤维结构,变余层纹状构造矿物成分:绢云母、方解石、石英、斜长石、绿泥石、锐钛矿、氧化铁 天坛砚产于河南济源,其石产于城西的王屋山天坛峰盘谷泉畔,因山顶有传说的轩辕黄帝祭天之坛,故名天坛或盘谷。 天坛砚历史悠久,据济源市梨林乡汉墓考古发现推算,天坛砚早在东汉时期已有制作,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清代天坛砚发展到鼎盛时期。现在天坛砚主要产于济源市的西许村、东许村、盘谷寺、小西庄、南庄等。 历代文人墨客对天坛砚推崇备至,韩愈的《天坛砚铭》记载: 儒生高常与予下天坛,中路获砚石似马蹄状,外棱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疑神仙遗物,请予铭写。铭曰:仙写有灵,迹在于石,棱而宛中,有点墨迹,文字之祥,君家其昌 。宋代苏轼诗云: 石自天坛产出,松烟磨去生香,虽然质朴古雅,却能细腻风光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阅微草堂砚谱》评说: 石出盘涡,阅岁孔多,刚不露骨,柔足任磨,此为内介而外合 。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时曾对盘谷地名产生疑惑,为考其究,命河南巡抚亲到济源实地考察奏报。当弄清缘由后大有感悟,撰《盘谷考证》以记其事,命工匠刻于盘谷寺后茶壶翕三百米高处摩崖碑上。清《谢氏砚考》中关于盘谷也有记载: 盘谷,即李愿隐居处,产石可为砚,亦具蕉叶,青花玉带、金线状,可与新坑端石混 。 现在,盘谷砚艺人的作品又得到赵朴初、许德珩、胡契青、臧克家、吴作人、黄胄、魏传统、溥杰、董寿平、白雪石、孙轶青、钟灵、马萧萧等名流学者的指导,纷纷挥天坛砚历年荣获多项殊荣,1992年获中国四部一委旅游购物节天马金奖,1994年获中国名砚博览会金奖,2000年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评为 国之宝 精品 中国十大名砚。 天坛砚石藏于太行山脉王屋山断层岩石深处。已发现开采的石坑有盘谷坑、天坛坑、砚山坑、黄龙坑等多处。由于爆破会使砚石震碎,只能以露天揭顶开采为主,在岩层上一层一层进行剥落,即危险又艰难。目前已开掘采用的砚石有30余种,上乘的如青斑、红墩、天蓝、麦叶绿、猪肝红、柳芽黄、焦白、金线玉带等,子母、三彩、瓜籽石比较少见,被视为砚中珍品。 天坛砚石属于粉砂质泥质岩,其主要的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白云石和黄铁矿等。据地质学家考证,属寒武纪时代,盘谷曾是海湾,后因地壳变动隆起为山脉。海水中大量泥灰沉积物在长期高压之下逐渐形成今天的砚石。金线、玉带的主要矿物质成份是绿泥石和方解石,金星墨斑是银白色绢云母和黑云母,即所谓 端石有眼,盘石有线 。 天坛砚石质温润细腻、坚而不脆、柔而不绵、滑而不溜、色如琼瑶、声如木鱼。成砚后发墨酣淋、贮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有 盘墨宝色 之称。明高廉《遵生八笺》: 质之坚润,琢之圆润,色之光彩,声之清冷,体之厚重,藏之完整 均为佐证。 天坛砚的设计制作大多因石赋型、以石立意、因材施艺,依具砚材的自然成色和不同纹路及外观,精心揣摩,力求达到工艺与自然的和谐。天坛砚藏砚的木盒以檀木、山栗木、楠木为上乘。一般木料施以大漆,使砚盒与天坛砚同为一体,更加古朴雅致。天坛砚的造型基本可归纳为几何砚、象形砚和随形砚三大类。天坛砚雕刻精细、色泽沉稳、造型生动、古朴大方,如 龙凤呈祥 、 盘谷全景 、 海天旭日 、 双龙戏珠 、 松鹤延年 、 梅兰竹菊 、 天坛春晓 、 太白醉酒 、 三彩葫芦 等巧夺天工、妙趣横生,将实用、观赏、收藏集于一身,实乃砚中极品。
供应砚台中国名砚天坛砚岁寒三友砚
日期:2010-10-20 15:29 点击:11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