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未填
供应:99999
发货:3天内
名 称】大红袍【产 地】武夷山【级 别】正岩原味 【工 艺】传统手工制作【保质期】长期(避光、防潮、密封)【特 征】滋味醇厚甘鲜,润滑可口,香甘持久耐泡。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有 茶中状元 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 大红袍如此珍贵在于它的产量极少,历代都是贡茶,至今沿袭着。现六棵茶树,年产茶7、8两,定额半斤送中央,余下二、三两交省上。一说专供用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一说专供用于接待外国总统。 大红袍 的由来: 一说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故名 大红袍 。 另一说极具传奇色彩。相传天心庙的和尚用神茶治好了一位上京赶考举人的病,举人考上状元后,为感谢神茶的救命之恩,回到武夷山脱下身上的红袍披在神树上, 大红袍 由此而得名。 近代,关于大红袍的传说也不少。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赠他四两大红袍,暗地里,尼克松责怪毛泽东小气,周恩来知道后笑着对尼克松说: 主席已经将 半壁江山 奉送了。 并晓之以典故,尼克松肃然起敬。 一、武夷大红袍的生长环境 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现改武夷山市)东南,四面皆溪壑,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之胜。山中气候温暖,常年雨量充沛,岩泉渗流,云雾弥漫,相对湿度较大。土质为岩石风化后的砂砾壤土,结构疏松,酸度适宜。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形成了岩茶独特的品质。 武夷全山皆产茶,形成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又有岩茶和洲茶之分。生长在岩凹、石隙、石缝天然形成的 盆钵 里,或岩壑幽涧之两侧的称岩茶,品质最佳的为 正岩茶 ,产于慧苑坑、牛栏坑和大坑口,号称三大坑。产于武夷山范围内,三大坑以外和九曲溪一带的,称 半岩茶 或称 小岩茶 ,品质较逊。产于平地和沿溪两岸的,叫 洲茶 ,其品质只能算一般了。四曲至六曲是岩茶集中产区。 武夷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树,被誉为 茶中之王 ,生长在天心岩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岩壁刻有 大红袍 朱红大字,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二、关于武夷大红袍的茶树情况 天心岩九龙集石壁上现存有茶树6棵,从 大红袍 石刻旁上层第一棵算起,按顺序编号,上层4棵(历史上称正本),编号1,2,3,4,中层1棵为5,底层1棵为6。据调查观察,这6棵茶树,虽同属一类型,但由于从武夷菜茶有性群体品种,经长期自然杂交演变而来,因而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大体分为3个不同的株系。3,4号成熟早,节间短,叶小而长,叶面光滑,叶齿浅,叶边平,制成乌龙茶,岩韵明显(有棕叶香),香气较浓,味醇不淡,叶底黄亮稍暗。2,6号成熟居中,节间短,小叶型呈椭圆,叶质细嫩,叶齿细不明显,叶边平,制成乌龙茶香气较高,味醇稍薄,叶底黄亮,绿叶红镶边适度。1,5号成熟期最迟,叶齿粗而深,叶边呈波浪式,制成干茶香气比3,4号强,但不及2,6号,滋味似2,6号,叶底黄亮。 据说,大红袍茶树发现于明天启七年,至今已有375年的制茶历史。大红袍产量极少,每年仅半斤左右。现在经过科学的培养和管理,产量有所增加,但每年也不过7两而已。为了满足人们对大红袍的迫切需求,茶农们采用嫁接和插条繁殖的方法,在九龙窠峡谷的沟底平滩上,开辟了大片大红袍第二代茶园。由于采用嫁接插条繁殖,故所产茶叶质量稍逊母树不多,味道非常不错。
D158大红袍250g 武夷岩茶正岩乌龙茶茶叶
日期:2010-10-24 23:19 点击:8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