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破了跨国公司一线高管的任期魔咒,却没能逃脱亚马逊中国的“七年之痒”。
从2005年4月25日开始,王汉华从卓越网到亚马逊,在CEO的岗位7年不曾变动,直至2012年11月,在没有给员工留下一封“告别信”的静默中,王汉华离开了。紧接着,新东家在微博透露了王汉华将出任好耶集团CEO的消息,他本人则用一句话表达心境:“虽然在亚马逊中国的7年收获很大,但是,心里仍旧有创业的冲动。”
换言之,是否亚马逊中国已经难以激发他的职业斗志?是否亚马逊总部让他感觉束手缚足?这是王汉华留下的悬念。
“这不是被迫离职,但经营压力非常大”,一位贴近亚马逊的电商业内人士对《英才》记者称,当时计划入华亏损10年,如今已经亏了8年,还没有看到盈利路线图,这让美国总部不满意,另外中国本土电子商务网站崛起速度非常快,这种相对的慢增长,无疑会带给王汉华压力。
没跑过京东
若以亚马逊7年入华业绩,评定王汉华的功过,这的确不应该是被迫离职。
2005年,亚马逊卓越一年销售额不过1亿左右,如今,亚马逊中国的年销售额可破百亿,亚马逊在中国,以平均每年超100%的增速,跑赢美国市场。
只是对比京东商城之后,这组数据顿时失色,从2007—2012年上半年,京东商城的年销售增长率依次为350%、267%、203%、155%、105%、120%。同样是“净利润为负”,规模和增长率则更加吸引眼球。
理论上,雷军创业4年的卓越网,已经是中国图书音像制品网上零售商中的佼佼者,客户数量加亚马逊先进技术和仓储物流体系,以及大额资金后盾,这都是京东商城所不具备的,甚至,京东商城当时所主营的数码3C产品,也本应是出身摩托罗拉的王汉华最擅长的领域。
但是,为什么没有跑赢京东商城?
“第一,亚马逊本身那套系统,既是一种支持也是一种束缚;第二,王汉华团队没有刘强东团队更加了解中国数码3C市场以及中国消费者心理”,上述人士称。
一个最直观的对比,在物流配送中,亚马逊为每个用户每一单附送一个精美纸盒,而京东商城只选用塑料袋。一个是当期2元的成本,一个只需8分钱。亚马逊中国遵照全球统一的物流配送标准的结果,只能是在原本利润偏低的中国图书音像市场中更加亏损。
类似的差别,由于京东商城地处中关村,于是刘强东开创了“门店自提”,又发展了地铁提货点,甚至,可以将中关村的攒机服务搬到网站上。相比更低价的诱惑,浪费在取货上的时间便显得不足为道。这正是“中关村小贩”出身的刘强东透析中国消费者心理的证明之一。
在《英才》记者调查中,几乎没有一家电子商务同行否认亚马逊强悍的生态系统和技术架构,但是,对亚马逊最大的质疑来自两点:第一,亚马逊中国欠缺对于不同类型商品的个性研究,包括不同的营销方式和系统管控工具;第二,中国消费者和美国消费者行为模式差别很大,不同城市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也不同,可是,亚马逊却疏于对消费者个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