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学校体育学
日期:2010-10-17 14:47  点击:4
价格:未填
供应:99999
发货:3天内
基本资料 定价:16.50页数:214字数:258千字责任编辑:陈玲版本:最新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教材根据2003年7月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2004年7月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有关内容与要求,并针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学生知识结构等特点进行修编。  本书是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而编写的,重点阐述学校体育发展的概况,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学校体育课程及其教学,体育课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标准,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估及学校课余锻炼、训练、竞赛的运作,体育教师及学校体育的管理、工作计划和评估,学校体育的环境及其优化等,共十二章。本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文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章节目录 绪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功能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第三节学校体育的目标第三章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课程教学第一节学校体育课程第二节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第三节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目标和过程第四节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第四章体育课第一节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第二节体育课的组织第三节体育课的密度第四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第五节体育课的准备、分析与评价第五章体育课程学习策略与指导第一节体育课程学习策略的概述第二节体育课程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六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第一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概要第二节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第三节水平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第四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第七章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第一节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第二节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第三节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标准、形式和方法第八章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第一节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意义、特点和原则第二节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组织方法第三节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计划和评价第九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第一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地位、特点和目标第二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原则第三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第四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方法第五节学校课余代表队的组建第六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计划与评价第十章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第一节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和目标第二节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种类和方法第三节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计划第十一章体育教师第一节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责第三节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第四节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第十二章学校体育的管理与法规第一节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第二节学校体育管理的体制第三节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第四节学校体育管理的几个行政法规 前言/序言 面对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反映时代发展特征、符合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体育专业教材体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系列教材进行了全面修编。修编后的教材突显以下特色:  1.教材结构更趋合理本次修编,围绕新世纪体育专业专科层次教育培养的要求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对原有教材品种进行调整,修编出版的全套教材共17种,其中主干课程教材13种:《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健美操》、《武术》、《体育学概论》;必修课程教材4种:《健康教育学》、《体育统计学》、《舞蹈体育舞蹈》、《体育社会学》。在修编中,对教材的编写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在知识介绍中强化体育理论与体育运动实践的联系,引入按类别划分课程的新理念,在编写中增加了相关体育项目内容的介绍,教材结构更趋合理。  2.内容简洁,针对性强在教材的修编中,明确教材的定位,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最终目标的要求,将 健康第一 的观念贯穿知识阐述的全过程,摒弃原教材内容中繁、难、偏、旧的现象;贯彻 以人为本 的教育思想,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注重与学校教学条件相适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需要相联系;针对培养目标的特征,引入一定的游戏内容,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3.具有时代特征了解体育科学研究和体育运动发展的新进展,主动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是培养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强能力、重创新 的复合型体育专科人才的需要。在教材的修编中,结合学科特点介绍一些体育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如运动休闲、奥林匹克文化、亚健康问题、健康体适能的相关知识等,帮助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本系列教材自1990年正式出版以来,曾于1992年、1995年、2000年根据课程方案的改革进行3次全面修订,同时补充新设置的教材。本次修编,除重点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更新外,还注意吸收国内外优秀教材编写的长处,如精心设计编写体例,将教材中的一些手绘插图改成拍摄的插图,部分教材配备了教学附件(如光盘),等等。通过这些改进,我们希望教材在结构与内容上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在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学校体育学》教材是本套教材中的主干课程教材,由陈文卿、谢翔任主编,刘善言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以姓氏笔画排序)甘式光、刘善言、陆勇军、陈文卿、彭宗跃、谢翔。该教材编写分工如下:刘善言(山东临沂师范学院体育系)、甘式光(福建省体育运动技术学校)负责编写第八章、第十章,陆勇军(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负责编写第十二章,陈文卿(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系)负责编写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十一章,彭宗跃(福建龙岩学院体育系)负责编写第九章,谢翔(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负责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全书由陈文卿统稿,谢翔定稿。  本教材通过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审定专家为潘绍伟教授、吴锦毅教授。  本套教材的修编,是在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下进行的,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的关心和支持、广西师范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积极协助。在此,我们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和协助本套教材编写、出版的单位、领导和教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套教材的修编是对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尝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委会
联系方式
公司:河南豫科教育图书有限公司业务部
发信:点此发送
姓名:陈强(先生)
电话:86-0371-63615780
手机:15838306230
传真:86-0371-63791673
地址:中国 河南 郑州市金水区 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62号中方园东区40号楼1单元东户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4/01 15:30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