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未填
供应:99999
发货:3天内
这么多改革成就在张居正主持万历新政的10年内出现,不能不说是人类社会史上的一个奇迹。到了大明王朝1582年张居正去世的时候,明朝的国力由弱变强,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了。 清人蔡岷瞻评价说: 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明代近300年的历史、前后共167位阁臣中,也只有张居正能算得上是个有本事、有成就的宰相。事实上,很多史学家也认为,明朝276年的历史,这尾巴上的76年那都是靠张居正一人之力才赖以延续的。 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和张居正的变法号称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最为著名的两次变法运动。但王安石变法却是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的,甚至在后来的700多年里,历代封建王朝都认为宋代之所以灭亡,根源都在王安石那场失败的改革。 但张居正的改革,就当时的成效来看,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次彻头彻尾的成功的改革。到万历十年,也就是大明王朝1582年张居正死的时候,经历了改革洗礼的明王朝已经彻底扭转了嘉靖以来的颓势。 而这,张居正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然,这一切跟张居正的才华与能力不无关系,但也跟他这位最好的老师教了小万历这样一个最好的学生,以及这位皇帝学生背后的那位最好的家长、还有那位最好陪读的支持不无关系。应该说,是这个大明历史上难得一遇的 四最 组合为万历新政提供了最理想的权力保障。 可更让人奇怪的是,也正是这个最为理想的 四最 组合,在万历十年,也就是大明王朝1582年,突然把创造力改变成了毁灭力,在张居正死后没多久,就把张居正苦心经营的万历新政的成果一下子就吞噬殆尽了。 正是这位曾经最好的学生万历皇帝,亲手把他最敬爱的老师张居正一生的心血都摧枯拉朽似地毁灭掉。这还不算,张居正一死,他就对他这位曾经最敬爱的老师反攻清算,把张家逼得家破人亡,甚至差点要把张居正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 一直到了万历朝结束的时候,那个长大了的万历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完全消耗和毁灭掉张居正改革所获得的一切成果。 而那位最好的家长李太后也一改常态,不再管自己儿子的倒行逆施,眼睁睁地看着小万历把大明江山的资本给挥霍一空。万历朝结束之后,世间再无张居正!大明朝自此算是真正踏上了走向灭亡的不归路!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头固然有很复杂的发展过程,但我觉得,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这个最理想的 四最 组合上。这也是我们说这 四最 加起来等于一场最失败的教育,而这一场最失败的教育才是大明朝最大遗憾的道理所在。 反思一小下 还是要来看一下这个教育过程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在小万历还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李太后每天一大早就会拉他起床,哪怕这个10岁大的孩子赖床不起,李太后也会让人把他给架起来,替他洗漱完毕,最后看着儿子上学去,临走前还要热切地嘱咐一声: 儿啊,一定要听张先生的教导,要听张先生的话啊! 到了课堂上,每堂课不论上什么,那个 大伴 冯保都会站在小万历的旁边陪着听。每当小万历学累了有些懈怠的时候,或者张居正张老师讲到人生大义、慷慨激昂的时候,这个陪读的冯保都会大声地在旁边喊皇太后的那句名言: 皇上要听先生的话啊! 一堂课至少要喊上个七八遍。他一喊,小万历立马就又老实了。 等到放学后,李太后还要亲自检查小万历的功课,若有生疏、不会的地方,最严厉的处罚就是让他那个已经当皇帝的儿子罚跪,而且一跪就是一个时辰 两个小时! 这就是最好的家长与最好的陪读经常干的事儿。 那这位张老师呢?更不用说了,扼杀小万历学书法的兴趣那还算是比较委婉的。 据《明通纪》记载,万历帝渐渐长大之后,有一天上课,一位助教在给他讲《论语》,讲到 色勃如也 这一句,朱翊钧把它读成了 色背如也 。因为这个 勃 字在做通假字的时候就读作 背 ,但明人通常读 勃 。这时候在旁边听着的这位班主任张老师突然大喝一声: 当读作 勃 。 结果这一嗓子喊出来,万历帝当时的反应是 悚然惊起 ,就是被他吓得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而且浑身直打哆嗦。风雨张居正 铁面查真相 张居正是一个能够实现理想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他在实现自己万历新政最大的政治理想之初,也就是万历元年的时候,曾经给友人写过一封信,在这封信里他袒露了自己思想情感的一个过程,他在信里说, 前年冬,偶阅《华严》悲智偈,忽觉有省。即时发一弘愿: 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于自身求利益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他说前年冬天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读书,读佛经,读到《华严经》里头悲智偈,读到一段偈语的时候,突然很有感慨,然后发了一个弘愿,那么张居正这个弘愿到底什么意思呢?这句 愿以深心奉尘刹 ,尘刹就是指漫漫红尘,这个大千世界,佛祖的四大弟子,也就是观世音几位菩萨,都发过弘愿,要历经尘刹,普救众生,所以《楞严经》里就有一句话,叫 将此深心奉尘刹。 那么张居正这句愿以深心奉尘刹就是引用了这句话,在这句话之后又加上了不于自身求利益,就是要表达自己为国为民,不利益其自身,千难万险,哪怕前方是火海,是地雷阵也要勇敢地蹚过去。 那问题是按照张居正前年冬的说法,他这封信是万历元年写的,那就是隆庆五年的时候,那么隆庆五年的时候张居正只不过是一个副宰相,虽然有为国之志,但有必要在佛祖面前发下如此的弘愿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张居正对他实现他政治理想的艰辛的过程早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个能够实现理想的人。但是张居正大概再做好准备也没准备到这一场有关夺情的伦理风暴。 经过夺情事件的张居正可以说经历了他作为内阁首辅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虽然最后在万历小皇帝和李太后的支持下,最终张居正是夺情留任了,没有回家守制丁忧,但是这个事件对张居正可以说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影响,从此他的工作风格和生活作风都因此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君臣辩论赛 在为万历小皇帝举办了无限风光的婚礼之后,张居正又为自己的父亲举办了极为排场的葬礼。没有按照惯例回家守孝的张居正,在反对派的步步紧逼之下,工作风格越来越严厉,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即使对万历小皇帝也同样如此,因为张居正认定,小万历将来一定是天下明君。 上一讲我们讲到夺情风暴之后,张居正自己心里,凭一句 国家利益至上 ,工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什么呢?识人评论是变得越来越 操切 了,也就是越来越严厉,工作风格越来越极端了。他不仅对改革的反对派极端,对自己的旧部、亲信也很极端,甚至对他的主人小万历,和李太后也很极端,也很操切。这个张居正对李太后的操切,我们留到下一讲再说,为什么呢?因为这虽然影响两个人的感情,但对政治的大局,还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但张居正对小万历操切,也就是说风格越来越严厉,对万历新政的影响就大了。因为张居正,虽然是小万历的老师,但是小万历,是张居正名义上的主人啊,小万历是皇上,是他大臣的主人啊。对不对?虽然小万历是皇上,但是张居正又是他的老师,张居正一直把小万历,当作改革事业的,唯一的接班人来培养。两个人之间,因为这么复杂的关系,所以他们俩之间,情感上的那种变化,对万历新政的影响,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CCTV-1011月1日、2日12:45播出
风雨张居正.
日期:2010-10-17 04:27 点击:4
联系方式
公司:中国孔子图书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发信:点此发送
姓名:张大文(先生)
电话:86 0716 4136066
手机:15927740228
传真:0086 716 4136066
地址:中国 湖北 荆州市沙市区 荆州市沙市区红门路28号
发信:点此发送
姓名:张大文(先生)
电话:86 0716 4136066
手机:15927740228
传真:0086 716 4136066
地址:中国 湖北 荆州市沙市区 荆州市沙市区红门路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