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如何教出聪明的孩子《培养孩子注意力的60种方法》
日期:2010-10-18 00:29  点击:14
价格:未填
供应:99999
发货:3天内
图书详细描述:作者简介吕云龙,男,家庭教育工作,畅销书作家,曾多年工作于教育一线,现在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和文字创作,视角独特,教育理念先进新颖,已版《13岁前,父母一定要为男孩做的100件事》《如何教出聪明的孩子》等图书。其作品理论科学严谨,结构逻辑性强,案例叙事清晰生动,语言通俗活泼,深受广大父母喜爱。-------------------------------------------------------------------------------- 目录绪言培养孩子注意力,妈妈不可不知的秘密 注意是心灵的天窗 从脑科学来认识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发展的规律 培养注意力,妈妈是最好的老师第一章 培养注意力,请先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方法1: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 方法2: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方法3:注意力培养中拒绝惩罚与暴力 方法4: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 方法5: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方法6: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时间 方法7:把孩子周围的不良刺激和干扰降到最低 方法8:保证学习时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方法9:在孩子面临压力时给予足够支持第二章 全面改善孩子的生活品质 方法10:看朝阳、沐晨光,经常跟大自然亲密接触 方法11:考虑周全,保证孩子最好的睡眠质量 方法12:均衡调节,保证孩子有充足的大脑营养 方法13:几种有益于提高注意力的食物 方法14:避免过多零食对孩子注意力的干扰 方法15:让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 方法16:不要剥夺孩子玩耍、放松的时间 方法17: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方法18:用舞蹈、围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方法19:帮助孩子远离降低注意力的恶习第三章 善于调节孩子的不良情绪方法20:改变抑郁气质,拥有乐观开朗的心态方法21:教育孩子用 情绪表达 代替脾气方法22:让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23:缓解孩子在考试等场合的焦虑情绪方法24:帮助孩子有效应对 挫折情绪 方法25:用 同理心 对待孩子的分心、走神方法26:如何抚慰情绪受伤的孩子方法27:帮助孩子远离 情绪污染 方法28:帮助孩子处理好伙伴关系、师生关系第四章 利用孩子的兴趣培养注意力 方法29:善于从生活的点滴里捕捉孩子的兴趣 方法30:如何从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兴趣 方法31:用欣赏的方法帮助孩子提升兴趣 方法32:成就感让孩子的兴趣大增 方法33:怎样让孩子摆脱 三分钟热度  方法34:利用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方法35:不要 善意 地扼杀孩子的兴趣 方法36:避免硬性培养孩子的兴趣第五章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注意力习惯方法37: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方法38:让孩子学会交替学习方法39:如何让孩子在做作业时不看电视、不聊天方法40:让孩子建立家庭作业的 任务感 方法41:适度进行 紧张训练 ,让孩子全神贯注方法42:让孩子改掉精神上的 慢生活 方法43:避免过度学习破坏孩子的注意力方法44:培养孩子同时应付多件事情的能力第六章让孩子学会自我注意力掌控方法45:帮助孩子设定积极的目标方法46: 冲动是魔鬼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方法47:不在困难问题上过多停留方法48:每次尽量只做一件事情方法49:避免一天安排太多事情方法50:集中精力完成不想做的事方法51:让孩子掌握快速进入状态的窍门方法52: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制定纪律方法53:用 延迟满足 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第七章有意识地给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方法54:阅读训练法方法55:凝神训练法方法56:橱窗训练法方法57:鹰眼训练法方法58:乒乓球训练法方法59:舒尔特表训练法方法60:多米诺骨牌训练法附录一父母不可不知的注意力故事附录二优化非智力因素,提升孩子的注意力[点击查看更多内容...]--------------------------------------------------------------------------------导语上课注意力涣散,不是开小差,就是做小动作,甚至与同学交头接耳;做作业漫不经心,读书定不下心来,抄作业会抄错题目,做题目会抄错答案;跟他讲话爱理不理,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还没等你说完就做别的事情去了;做事心不在焉,貌似在做事,心却飞到了其他事情上,总是错误百出,不让人省心 为什么你的孩子注意力这么差?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本书吸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出一套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法。父母要学会灵活运用,以取得最佳的培养和训练效果。--------------------------------------------------------------------------------精彩页(或试读片断)方法4: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张明正在写作业,才写到一半,妈妈就走过来,看了张明写的作业,脸色就变了: 心都用到哪儿去了,看这个,抄题都会抄错,还有这个,3+2怎么会等于6呢?整天上学是怎么学的,上课时脑子都干吗去了? 张明听到妈妈的训斥,赶快放下正在做的题目,改正妈妈刚才提醒过自己的错误。等改正完了,回过头来做刚才的题时,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啊?刚才不是都写了一半了吗?你这记性怎么都差成这样了啊? 张明被妈妈训斥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例子中的妈妈这种行为很常见,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让妈妈甚至都想亲自替孩子上学,替孩子写作业了。那么,孩子在父母这样的训斥中是否有所好转呢?不见得。就像例子中的张明,成绩一直不见好转,做妈妈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妈妈为孩子的成绩操心,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粗心的问题甚至感到气愤,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样并不能够改善孩子的粗心问题。相反,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反而更严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全,注意力的持久度和转移性不是很强,接受信息的能力也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出现粗心的问题属于正常现象。孩子每次只能处理较少的信息,在写作业时,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题目上,而例子中的妈妈在孩子正在做题的时候,要求孩子去改正前面做错的题目,这就需要一个很好的注意力转移性。但是孩子的注意力转移性还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所以会出现反应很慢的情况。当他把需要修改的题目改正完之后,再返回原来正在做的题目时,需要再进行一次注意力的转移,由于他的思路中断了,因此很难再继续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才已经做了一半的题目仍然不会做的原因。那么,该如何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呢?孩子写作业时,思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注意力也是集中而连续的,如果这个连续的过程突然被迫中断,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这里的中断不是指孩子自己一会儿摸摸东西,一会儿又发愣,而是指外界的干扰 即父母让孩子强制中断。比如,孩子正在专心地写作业,妈妈端着一杯牛奶走进屋子,说: 来,乖,先休息一会儿,喝杯牛奶,喝完再写。 或者是爸爸对正在写作业的孩子说: 光线这么暗,怎么写啊?把窗户打开。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正在运行的思路被强行终止,等再次恢复到写作业的状态时,就很难再将之前的思路连接起来。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得多了,孩子就形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写作业时思路总是无法连贯下去,注意力也无法继续。因为以前的经历给他一种诱导 写作业的时候总会有人打断,所以即使后来没人再打断他,他写到一定阶段也会写不下去,这有点像条件反射。因此,对于父母来说,能做的就是不要随意地打断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很认真地做一件事情时。这个时候,沉默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还存在另一种情况,有些孩子写完了数学作业,父母替孩子检、查,发现了错误,就让孩子改正。而此时,孩子正在做语文作业,看了半天题目,一脸茫然。这时父母就着急了,训斥孩子: 这不是刚才才做过的题吗?这么久还没看完?刚才就没用心做吧? 其实这不怪孩子,这个主要与孩子注意力的转移性有关系,所谓注意力的转移性是指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的特性。注意转移性强的学生,能够较快地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比如,从下课时的玩乐中及时转移到上课的内容。转移性弱的学生,就因不能及时转移注意而导致从精神到行为总是慢 半拍 。有些孩子的注意力持久性可能很强,但是转移的速度却不是很快,因此,父母在这时候要求孩子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回来很不现实,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进入另一个注意力的状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做作业的习惯可能不会让父母很满意,但是通过唠叨与训斥的方式进行强行改变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这些结果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有一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学习:检查完孩子的作业,妈妈把孩子叫到身边,对孩子说: 孩子,你的作业我刚才检查了,我觉得准确率不是很高,你要不要自己再检查一下啊?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就拿过作业仔细地检查改正了一遍,然后递给了妈妈,对妈妈说: 刚才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没集中,所以粗心大意了。 妈妈看过之后,点点头说: 粗心大意的确不好,但是你看你现在不是都能改对吗?这说明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的话,就能少犯很多错误,对吗?而且能发现自己的错误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把这些题目做对的,但是如果能在第一次做的时候就把题目做对是不是更好呢?还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这样,到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攻克那些很棘手的难题呢? 妈妈,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会更加仔细。 乖孩子,妈妈相信你! 这位妈妈在发现孩子的错误之后没有立刻训斥孩子,而是给了孩子一个机会去自我修正。当孩子自我改正后,妈妈对孩子的鼓励让孩子很容易就接受了妈妈的提议,相信孩子也会在以后写作业的时候更加地用心,会集中注意力的。可见,相对于唠叨和训斥来说,鼓励是种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唠叨和训斥是注意力的大敌,因为不满意而对孩子进行训斥和唠叨,孩子的注意力会因此逐渐消失。想要真正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切忌唠叨和训斥。
联系方式
公司:甘肃天源图书有限公司
发信:点此发送
姓名:惠宝奎(先生)
电话:86-0931-4507538
手机:13893190321
传真:86--
地址:中国 甘肃 兰州市城关区 雁滩路3414号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2/25 15:0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