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6保健食品行业将出台系列法规
日期:2010-04-09 00:00  点击:8
价格:未填
供应:99999
发货:3天内
保健食品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这一直困扰着相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近日,中国保健协会表示,继《食品安全法》之后,政府相关部门联手协会正在积极开展促进行业发展的调研,《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原料安全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的法规文件将陆续出台。 由于保健食品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行为缺少法律依据。2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合理选择、科学使用保健食品,理解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可轻信“疗效”、“速效”;选择保健食品必须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时要认准蓝色草帽样标志和批准文号。同日,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功效和查验标志和文号,并尽量在大型超市、卖场、连锁药房等正规途径购买。 法律监管仍然缺位 据中国保健协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关于保健食品的相关管理规定并不完善。《食品安全法》第51条指出:“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但是,如何严格监管?可操作的具体细则并没有出台,这给相关部门的监管带来了难度。由于《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只是明确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保健食品实施严格监管,对保健食品品种管理、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没有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尚未出台,保健食品监管缺乏法律依据,这些都影响了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监管工作的开展。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当前非法添加违禁物品在保健品行业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为突出产品的功能效果,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物品,如在减肥类产品中非法添加麻黄素;在抗疲劳产品中非法添加枸橼西地那非;在促生长发育类产品中非法添加生长激素等,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 个别企业虽然通过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审查,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此外,保健食品生产委托加工现象普通,但由于委托双方各自所负的责任不够明确或难以界定落实,部分加工的方式增加了保健食品受污染的环节,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异地委托加工也加大了保健食品监督难度。还有个别企业不按照批准的配方、工艺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给产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一直以来,保健食品虚假夸大宣传的现象严重。一些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牟取暴利,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广告大肆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甚至故意混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还有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新资源食品文号、卫生许可证号、地方批准文号等冒充保健食品生产销售,声称保健功能,甚至夸大声称治疗功能,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了保健食品的市场秩序。 系列法规今年出台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表示,继《食品安全法》之后,一系列重要的法规将陆续出台,关系到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命运的纲领性文件《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预计将在2010年中由国务院颁布施行。随后,《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保健食品良好生产管理规范》等一系列重要的法规也将陆续出台。届时,将在稳定企业信心、恢复行业信誉和吸引投资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联系方式
公司:五指山万家宝科技有限公司
发信:点此发送
姓名:杨国显(先生)
电话:86 0898 86626238
传真:86 0898 86638381
地址:中国 海南 五指山市 五指山市工业大道(市一中对面)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6/05 17:23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