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消息,因为订单量减少,富士康的业绩出现亏损。该公司2012年净亏损3.164亿美元,这是富士康国际自2005年上市以来的最大规模亏损。富士康称主要因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大客户订单数量减少。不过,有分析师认为,“富士康国际的表现很暗淡,主要因为来自新客户(亚马逊和苹果)的订单量低于预期,以及来自内地智能手机厂商(小米和华为)的低利润率订单增加所致。”
富士康国际在香港上市,主要为诺基亚、华为等手机厂商代工,近年来因为订单减少而境况不佳。母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未上市,在中国大陆主要负责电子产品研发、代工,苹果为其最大客户。此前,富士康国际希望从母公司争夺一些苹果产品的订单,这一举动对改善其困境影响不大。
近日,业界传闻郭台铭密会小米,希望能扭转富士康国际的亏损,那么小米手机能成为富士康国际的救命稻草吗?笔者看不会。其实富士康国际的亏损加剧是多年累积的因果,再加上整个移动市场的毛利润下降,富士康扭转这种颓势,不是争取一点订单就可以扭转的。我们看到近年来富士康的负面新闻不断,曾经的跳楼事件也让富士康的整个生态环境曝光于天下。目前富士康国际业绩亏损主要的原因有:
一是,欧洲紧缩政策与全球经济衰退及手机市场整合,主要客户需求下降。富士康的代工总量出现一定的变化。
二是,由于业务缩减,也使得产品定价受限,由此带来的就是利润率下滑。众所周知,富士康的代工费一直不高,这也是其利润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是,制造费用、人工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上升。截至2012年底,富士康国际雇员总数为70051名,产生员工成本总额达4.62亿美元。在2011年底,雇员总数为98868名,产生员工成本总额为5.33亿美元。在2010年底,雇员总数为126687名,产生员工成本总额为5 .65亿美元。员工在减少,但是员工成本并没有减少多少,人力成本在增加也是拖累富士康的一大原因。
四是,富士康国际目前的主要客户仍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iPhone的竞争对手,而苹果iPhone、iPad等订单则都属于富士康国际的母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有消息指,iPhone订单有可能代入富士康国际。这样或许对富士康国际的业绩有一定的起色。
那么,为何小米不是富士康的救命稻草呢?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小米手机的量能还非常小。在国内市场,“中华酷联”占据了更多的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在量能达不到的情况下,富士康也不可能获得更多的订单和代工费。而且,小米手机在早期的微博营销中的确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但是随着三星的快速推进,以及国产手机厂商的不断努力,现在国内的移动终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运营商主导的定制更多地平衡国产手机厂商的容量,在这方面,我们看到“中华酷联”的机会更多一些。
富士康国际要想扭转目前的市场格局是非常难的,因为移动终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透明化,手机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在没有新型产品推出,并且有极高的利润率保障的情况下,手机代工赚取的就是微利。在这样的背景下,或许下一步富士康国际的裁员还会继续。事实上,随着成本压力加大,富士康国际已经连续3年削减员工数量。
由于苹果的大量产品是属于富士康母公司所有,因此不排除下一步富士康国际能获得母公司的资产资助,并且剥离一部分自己亏损严重的业务;这样的话,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型企业的发展会发生改变。此外就是移动市场的复苏,尤其是在苹果和三星之外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手机企业崛起,尤其是固有巨头的复苏,比如诺基亚等厂商的市场份额变化对富士康意义重大。而中国手机企业对于富士康来说,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能之后才会得到更好地回馈,现在显然还不是一家新兴企业就可以给富士康带来转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