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INDA
供应:10000吨
发货:10天内
INDAC系列抑尘剂说明书
抑尘剂又名固尘剂、结壳剂、封尘剂、扬尘抑制剂、扬尘覆盖剂、液态篷布、防尘剂、固沙剂等。煤尘为酸性,扬尘后附于沿线建筑、民用设施及农作物上,对沿线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破坏,严重影响了铁路沿线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煤炭粉尘污染隧道内铁路道床,加剧其板结程度,增加铁路设备日常的养护维修费用,恶化铁路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危害其身体健康。煤矿传统抑尘方法耗费水资源,特别是粉料喷水干燥后,在风化后产生更细小扬尘,粉尘更加严重。据调查研究,每年由于风蚀损耗的矿粉给企业造成了很多损失,使用抑尘剂喷洒堆积物表面,抑尘剂能避免煤尘的风吹损失,防止堆放和运输途中的自燃,稳定煤炭含水率,产品本身对煤炭质量没有影响,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每年铁路运输的煤炭量约十五亿吨,按1%的风吹损耗,每年铁路运输损失近1500万吨煤,按平均煤炭价格400元每吨计算,年损失约60个亿!因此针对环保和经济问题使用高效降尘剂是大的发展趋势。
INDAC-10103生态抑尘剂是由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等复配而成,聚合物分子间的交联会形成网状结构,同时分子间存在各种离子集团,能与离子之间产生较强的亲合力,本产品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以有效的固定尘埃并在物料表面形成防护膜,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捕捉、吸附、团聚粉尘微粒,将其紧锁于网状结构之内,起到润湿、粘结、凝结、吸湿、防尘、防浸蚀和抗冲刷的作用,从而达到降尘抑尘。将INDAC-10103生态抑尘剂喷洒到煤炭表面和煤体中,胶体受热失水速度慢,消耗热量大,保水能力强,而且胶体粘附力强,能够侵入到煤的层里、节理和细小的裂隙中,在煤的表面形成稳定的抗氧化含水膜,可充分包裹煤炭颗粒,隔绝与氧气的接触,有一定的防火功效,并具有失水再生能力。本产品已经通过国家环保相关部门测试,在山西、山东、内蒙等地广泛使用。
理化性能:
外观:乳白色流动液体稀释比例:100~300倍
粘度:1500~2800cPs损耗降低率:95%以上
密度:1.0~1.1
PH值:6~8.5使用方法:喷洒
主要特点
1本系列产品为液态,使用方便,直接用冷水稀释,稀释倍数可以达到100~300倍。按10~40Kg/m2喷洒后,长久润湿并形成一种阻止粉尘飞扬的结膜,该膜柔韧、有弹性、保水效果好,可以长时间抑制粉尘。
2有一定的防火效果
3无毒、无味,对人体皮肤无腐蚀,对人体呼吸系统无刺激,可生物降解,是一种环保型高效抑尘剂。
4成膜性好,减少因风吹、下雨而造成的腐蚀,并且降低深层氧化和物料堆的流失,从根源上杜绝了二次扬尘,有效减少粉尘危害。可以在车速达到30~50km/小时的情况下使用,获得远高于单纯洒水的抑尘效果。
5对煤质没有任何影响
6携带方便,防冻效果明显。
7解决了以往一般抑尘剂效果差和不容易稀释等问题,有非常的适用性
应用领域
1铁路煤炭运输抑尘,煤炭及粉料堆场抑尘,露天采矿抑尘.
2本产品也可以用各类金属,非金属采矿区,矿物粉渣堆料场
3本产品还可用于火电厂,水泥厂,钢铁厂,冶金厂,粉尘车间,人工沙滩及沙漠化地区.
使用方法
抑尘剂的使用一般采用专业喷淋站或高压喷雾装置,将抑尘剂稀释均匀,然后喷洒在矿区及物料表面,即可实现抑尘效果。推荐使用臂式喷洒设备。
注意事项;
1不能用强酸强碱水稀释本产品,要用干净未污染的水。
2当降雨形成明显径流后,等待地面干燥后需要在重新喷施。
3稀释浓度,喷洒效果依气候环境和喷附面情况会有所不同,应因地制宜。
4随兑随用,不能长时间留存在喷洒容器内。
5由于本产品的黏性会少量附着在容器内壁,作业后需要兑容器内进行彻底清洗。
6冬季作业或作业温度低于5°C时,应使用不低于20°C的温水勾兑,以便于溶解。
7长期紫外线照射会加速表层材料分解,在光照强的区域应在2~3个月内重复喷附一次。
8;因本产品溶解后的水溶液很滑,不适合喷洒于行走的路面。
包装与储存
1.包装:液体:50kg/桶;
储存:密封避光,干燥通风,室温保存
使用方法
抑尘剂的使用一般采用高压喷雾装置或专业喷淋站,将抑尘剂稀释均匀,然后喷洒在矿区及物料表面,即可实现抑尘效果.具体使用方法及用量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以便达到最理想的预期效果。
处理面积小于1000㎡的现场,采用人工压力式喷雾装置或推拉式喷洒器对物料表面进行均匀喷施即可。
处理面积大于1000㎡小于5000㎡时,建议采用电动喷射器。射程一般为15米左右,采用该设备作业不仅便利而且降尘效果很好。
处理面积大于5000㎡时,可用车载式或专业喷洒车进行喷淋,射程可达18~200m。
固定的料场或移动的火车、拉料车、传送带等,可铺设管道并安装喷洒设备,此作业系统又称为“喷淋站点”。该设施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向物料表面喷洒抑尘剂溶液,作业效率高,抑尘效果好。
其各类指标经过试验完全符合铁道部颁发的关于抑尘剂技术条件的行业标准(TB/T321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