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总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160万增加到2003年的212万,2010年的657万,2012年的685万和2013年的700万,年均增长11.93%,甚至高于中国GDP增速。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竞争的加剧等因素都使大学生就业日趋艰难,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
但是,在年轻人抱怨工作难找的另一面,许多用工方却发愁找不到合格员工。麦肯锡咨询公司深度研究美英等9个国家的劳动市场,发现仅有43%的雇主能招聘到称职的新人。在中国,高教扩招的同时,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的不合理,职业教育的低水平,教育与劳动需求的脱节问题,恐怕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此,记者走访了58同城招聘频道的负责人,对此现象进行了一些建议:
“从58同城招聘平台接触到的多种信息渠道信息分析,目前人们对大学生就业有着认识上的误区。其实,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毕业那年的事情,而是从走进大学校门就开始了。”其指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对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非常明确的:上手快、有一定职场经验、较好的学习能力等。但很多大学生都不具备此种素质,这与学校的考核标准和学生自身意识有着很大关系。
从学校一方来看,教材更新速度慢、考核仅从书本出发、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标准要求等间接造成了就业率低的事实。大学生虽然在法律上已经成年,但其社会经验、自身规划、就业需求等都处于空白阶段,需要学校加以引导。此外,大学生进入象牙塔后,如何能保证不与社会脱节?如何能利用课余时间多积累职场经验?多开阔眼界,增长技能?是大多数学未曾思考过的。也是企业最需求毕业生具备的能力。
某传播公司的张女士表示,如果一个毕业生连最起码的工作软件,工作器材(打印机、传真机等)都不会使用是让企业最头疼的。专业可以教,经验可以积累,但如此基本的技能都不会的话,实在是说不过去,企业也不应付有基础工作技能的培训责任。
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已经受到学生、高校及社会的主义,相信不久在教育体制和平时教学工作中会有更多的改革和尝试,尽可能地拉近校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以缩短大学生迈向社会的阵痛期,培养出更多“能用、有用、大用”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