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微营销互联网时代 京城商业借势发力
日期:2013-11-15 11:00  点击:53
  今年“双11”,天猫全天销售额达350亿元。电子商务的成功,得益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势所趋,传统百货店于今年纷纷应变,利用微博、微信开展新营销,日前,甚至有商场上线“微店”手机软件。除此以外,实体店努力提升体验式服务,加强细节,京城商业迎来“微营销”浪潮。
  体验式服务
  不再是纸上谈兵
  有句讲商业的老话,说的是“人叫人低头不语,货叫人点首自来”,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商家要用质量高的商品来吸引顾客。21世纪伊始,以品牌吸引客流成为了京城商业的普遍现象。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谁家的牌子全、货好,就去谁家”。一时间,引入国际一线大牌,成为了商家互相“攀比”的资本。然而,纵观如今的商业,早已是时过境迁。消费者依然看重商品,却也开始挑剔服务。面临网购、代购、出国购物等来势汹涌的浪潮,传统百货店到底如何突出重围?
  不论是今年新开业的商场,还是重装升级改造后的老商场,改造购物环境,进而加强消费者的逛店“体验”成为了商家达成共识的一点。除此以外,北京apm购物中心的wifi提供、城乡贸易中心为老人免费送货、西单商场的羊绒衫织补服务、七彩云南的首饰设计、新光天地的便利打车……努力提升服务品质也成为一种零售实体店管理者的共识。
  过去,体验式服务或许只是个噱头;如今,商家都在努力践行,则是源于消费者的要求。实体店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不在价格与品质的层面上,那么便只剩下服务。翠微百货负责人告诉记者,让消费者感受到贴心的服务、摸到实在的商品、体会到使用商品的舒适,那么顾客便没有不买的理由。购物,也可以是一种情感交流。
   一货难求的局面已成为过去,或许老一辈的人可以欣慰地看到,商家正在慢慢褪去“傲慢”,转而注重提供体验式服务。若将商业比作一个人,那么这或许是性格转变的第一步。
  电商促成
  消费人群细分
  本周二,在“双11”的第二天,一份来自速途网两位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在这份报告中,记者看到关于“双11”购物人群年龄分布的分析结果是这样的:“双11”是年轻人的战场,随着年龄的加大,消费人群占比越来越少。这样的结论,无疑是从侧面揭示了商业市场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网上购物的盛况,无疑是火爆的,但是参与这一场购物派对的人,大多是看重折扣的年轻人,抑或是购买力有限的消费群。记者发现,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这一购买力较强消费者,在今年“双11”的消费群中仅占十分之一左右。电子商务的出现,其实是对消费者人群的再一次筛分。传统百货店的客单价较高,源于这里汇聚的是精品与新品。其“上新”的速度,是电子商务不可比拟的。对于更加追求品质与潮流的消费者来讲,实体店依旧是不二的选择。
  在“双11”过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周边一些消费者,有不少具有一定购买力的女性普遍认为“甩旧款”的“双11”没有诱惑力,面对还需蹲守在电脑旁进行抢货的情形则表示了费解。在市场进一步细分之后,不同平台的商家将针对不同的目标群展开经营,而这也恰恰是京城商业向成熟转变的一个环节。
  新渠道
  打造宣传新平台
  面对电子商务、微博、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少传统百货店也瞄准这些“新渠道”来宣传自己。
  京城各大百货店试水线上商城,已经不再新奇。为与淘宝店、天猫等线上购物平台区分开,百货店也是着实下了不少心思。赛特购物中心的线上商城,有着一个浪漫的名字——巴黎春天。商城内主要经营一些相对小众的海外品牌,而平均客单价也低于实体店水平。巴黎春天的经营模式,不仅避免了线上、线下商品同质化,更吸引了喜爱欧美设计但购买力有限的人群。
  在微博上发布折扣信息、进行转发抽奖活动、发布有关天气等多方面的提醒信息,这是很多商场都正在做的。而利用微信,还可以设计“刮奖”游戏等趣味互动活动。
  现在,更有传统百货店玩起了“微店”。据燕莎友谊商城的工作人员介绍,“微店”实际上是一个APP应用软件,它的平台上集聚了众多商场与超市的手机购物应用终端内,燕莎友谊商城如今已成为“微店”平台上的唯一高端百货。新渠道,不仅为传统百货店带来了新思路,同时也在刺激百货店应拿出“锐意进取与理性的平衡”的积极姿态。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3/19 16:4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