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延迟退休 是否要过渡期?
日期:2013-11-17 08:55  点击:3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专家认为我国的经济条件、就业条件均已具备启动延迟退休年龄的时机,但需“小步慢走”,过渡期或需20年,同时应尽快出台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制度。
  观点一
  出台原因是迫于养老金压力的考虑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刘庆龙指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迫于养老金的压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先前专家提出过一些建议。
  延迟退休年龄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刘庆龙提醒应该先搞清楚是什么人赞成延迟,又是哪些人反对,“在劳动一线的人没有想延迟退休的,想延迟退休的都不在体力劳动一线上。”
  刘庆龙认为延迟退休政策更多地顾及了脑力劳动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未考量体力劳动者的利益,“对于一线的体力劳动者,他们根本不是八个小时工作制,在劳动力最旺盛的时候,体力全都透支,他们希望在退休时能养养身体,怎么可能愿意延迟退休?”
  观点二
  时机已到 但应给适应空间
  数年前,“延迟退休年龄”的提出,就遭遇公众的巨大反对。此次重提“延迟退休”,究竟如何落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指出,与数年前不同,现在,我国劳动力人口的绝对总量已开始下降,企业招工难问题凸显。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条件、就业条件,已经具备启动延迟退休年龄的时机。”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朱俊生认为,当今老龄化日趋严重,延迟退休确实是一项可以推行的举措。不过这项政策不能作为解决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措施。因此,延迟退休一定要小步慢走。
  朱俊生说,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将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5岁,甚至用了30年的时间。因此国内参保者对于国家这项举措也不必慌张。预计国家很可能采取几年才会延长几个月的策略,给予参保者充裕的调整适应空间。对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具体时间表,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精确测算的基础上,一定要慎重出台。
  建议
  取消“双轨制”的同时 做出明确改革承诺
  《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普通百姓,都公认“双轨制”长期存在,是目前我国养老金制度下的最大不公平。
  此前,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社会关注的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中央已提出明确改革方向,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消除养老金“双轨”下的权益失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贡森认为,虽然“延迟退休”必须要做,也是世界各国应对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手段,但是,政府对“延迟退休”的实施方案,应讲究策略,不能让公众认为,“延退”是在现有的不公平制度下,加重不公平。
  贡森的建议是,政府启动制定“延迟退休”方案同时,要尽快出台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制度,起码要有明确的“双轨制”改革承诺,以增强政府推进养老保险改革的公信力。
  预言
  从国外实践看 过渡期或需2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这样的提法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
  郑秉文介绍说,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都尝试了延迟退休年龄。从世界范围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有两种策略:一是弹性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二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是“可选项”,秉承自愿的原则;而后者则不然。
  据郑秉文分析,从全世界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没有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案,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年退休的话很可能要有20年的过渡期。
  “延迟退休”大事记
  2005年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就退休年龄改革问题提交议案,并引起广泛关注。
  2008年11月 人保部相关负责人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
  2012年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突破2万亿,14省份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延迟退休在国内学界和政府达成共识。
  2013年10月21日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官方考虑“延退”,更主要是老龄化大背景下,节约开始下降的有限的劳动力资源。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4/27 02:2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