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上电视找工作?别傻了!
日期:2013-12-05 13:28  点击:46
  现在,互联网公司到电视招聘节目上秀一把是有风险了——58同城最近遭遇了“招聘门”:电视拿offer,入职却遭拒:网友@鹏媒体赵鹏发布微博称,其9月28日在参加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录制中获得58同城产品经理一职。10月21日播出后,他发邮件询问入职,58同城CEO姚劲波回应“11月初联系”。可11月已过,仍无offer(录用通知书)。
 


58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已经按照节目组要求走了所有流程,包括收到邮件给予回复,以及HR多次电话联系。至于在《非你莫属》节目中应聘成功,获得的仅仅是试用机会,是否录用企业会有其他考虑,并非老板一人拍板即可,这在事先协议里也有描述。
  凤凰财经 则援引微博消息来源指:
  而姚劲波昨日也通过微博表示,(赵鹏)和58同城的文化不符合,祝(赵鹏)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
  不过虎嗅君在58同城CEO姚劲波微博上并未找到相关解释内容。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类似事件已经有前科。58同城在微博上遭遇的口水战还算幸运,还记得小米在2012年曝出的“招聘门”吗?当年小米因为先招后拒,导致官司缠身。
  这一切都怪那些该死的“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
  目前叫得上名字的职场真人秀,至少有《非你莫属》(天津卫视)、《职来职往》(中国教育电视台)、《步步为赢》(东南卫视)、《天生我才》(央视)、《天生我才》(浙江卫视)等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模仿对象:ABC电视台的《学徒》。不过这种国内从2005年就开始运作的节目类型为何这两年才逐渐受人关注?
  来看看职场真人秀孳生的土壤,首先是电视台节目模式的需要。国内电视台如果再走唱唱歌跳跳舞顺便抹眼泪博取同情的老旧套路,已经不可能再杀出一条血路,于是相对理性的职场真人秀便受到观众的欢迎;另一方面,从2008年起经济困局导致的就业难,令高校毕业生为主的观众有收视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些节目不时曝出一些争议性话题,引起了极大范围的关注度,这一点尤其以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最为显著。
  一个卫视节目想火需要炒作。《非你莫属》的炒作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张绍刚舌战海归女、3D虚假现场观众与张绍刚离职。这是次成功的事件营销,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社会评论和八卦新闻,令观众因此而关注这个节目和主持人张绍刚,推高收视率。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CEO们已经不满足于在举行各种发布会发表演讲、召开小规模的沙龙高谈阔论,而更倾向于走向电视台节目这种影响力更加广泛的渠道来展示自己的公司,这样的代价小,效果好,谁上谁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公司CEO们与职场真人秀相互有“宣传需求”,一拍即合。所以才有上文所引用那句“至于在节目中应聘成功,获得的仅仅是试用机会,是否录用企业会有其他考虑,并非老板一人拍板即可,这在事先协议里也有描述。”
  剩下一小撮傻兮兮的求职者钻进电视机当炮灰。
  这种试图通过“事先协议”来规避因后续不能发放offer所引起的纠纷,其实隐藏着较大的道德和法律风险。
  一方面,原本CEO已经首肯之事,到最后不了了之,以“此人不适合公司文化”为由来拒绝求职者。美好的解释是:制度大于天。可怕的解释则是:CEO过于轻率许诺;或者,CEO观察人不仔细,判断失误;或者以CEO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只想利用电视节目炒作,以最低成本取得最大的宣传效果,其实根本毫无诚信可言。
  另一方面,节目开录前,三方签署的所谓“协议”究竟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是非常值得推敲的,如果属于非法无效协议,那么电视台播出此类节目是否等于搭建了一个变相的欺诈平台?而相关企业就不仅是陷入道德困境了,更可能惹来诉讼。后者的例证是小米,前者的例证则是58同城。
  当电视节目成为展示公司的橱窗之时,那就会出现表演上位,理性告退,诚意泯灭。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3/28 16:2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