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新加坡旅游“降温”
日期:2013-12-09 11:15  点击:34
  从《旅游法》实施后禁止零团费,到出游目的地可选择性增强,作为新加坡第一大旅游客源国,中国游客的变化正在促使新加坡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推介力度。
  在中国旅游市场开始发生更大变化的时候,他们将目光从一线城市逐步转向了二三线城市。
  骤降四成
  12月5日,早晨10点,周振兴又为自己点了一杯咖啡,这已经是早餐后的第五杯了。他对搭档说,等行程结束,再少喝咖啡。
  周振兴,这位新加坡旅游局(以下简称:新旅局)大中华区(包括大陆、香港、台湾)署长兼首席代表于2011年11月上任之后,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吸引中国游客。
  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东南亚的目的地一度成为“重灾区”。
  劲旅咨询总经理魏长仁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今年,《旅游法》的颁布实施,对“购物”的限制和约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南亚的目的地。而年初的时候,国家控制“三公消费”的举措,对这些目的地的消费也有所影响。“对新加坡旅游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据业内人士的不完全统计,10月、11月,前往新马泰的游客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40%。
   “实际上,游客购物的需求是存在的。但《旅游法》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整个旅游市场多少有点畸形。当游客询问有关购物地点时,导游都不敢说;另外,失去购物回扣的导游,态度也不会太好。”魏长仁说。
  据他介绍,后来国家又下发了一个“通知”作为《旅游法》的补充,核心的意思是要将购物场所写进合同,对游客起到提前告知的作用,以便灵活处理。“实际上,有些购物店是应该被打击的。那些店,大多只针对游客,且质量不好,价格偏贵。”
   “《旅游法》实施后,那些团费突然间翻倍的旅行社,都是受影响较大的。但同样是新马泰,一些大旅行社的东南亚团,之前的价格就很高,品质较好,就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对一些小旅行社、赚人头费的旅行社影响就会很大。”魏长仁说。
  但周振兴认为《旅游法》对新加坡旅游业的影响不会太大。“前往新加坡的大部分游客都是自由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由行的趋势。从长远的角度看,是利好的”。
  他也坦言,团队游肯定受影响,特别是新马泰的行程。可是这些游客通常不会在新加坡呆多久,影响还是可控的。
  他还强调,以自由行的方式出游逐渐成为中国游客出行的主流趋势,而新加坡作为自由行的目的地,是比较适合的。
  就“购物”是否对新加坡旅游业造成影响,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对新金融记者表示,近年中国游客在出境游方面的消费习惯发生的变化是由奢侈品向非奢侈品转移。我国中高收入人群对奢侈品的消费观念有所转变。新加坡的旅游购物并非以奢侈品为主,我国游客出境消费的改变或将有利于新加坡旅游购物的发展。
  更多的利好,来自一份最新出炉的报告。这份最新的旅游业报告《赢得下一个十亿亚洲游客——起航中国》,由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与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合作撰写。
  报告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到2030年,中国游客将占亚洲出境游客总数的40%左右。届时,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具体而言,到2030年,中国城市游客每年进行的国内游和出境游总数将从当前的5亿次增至17亿次,他们的旅游消费支出将达到1.8万亿美元——几乎是当前水平的7倍。
  据魏长仁了解,近几年随着中国出境游客的快速增长,世界上已经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有官方的旅游代表处,配备专门的市场开发人员,并进行各种形式的面向中国内地的宣传推广,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力度都很大,收到的效果也很明显,去往那些国家的游客正在大幅增长。
  而新旅局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似乎无需多言。这个上任才两年,此前并不怎么讲中文的署长周振兴,现在已经习惯了用中文沟通、阅读。虽然,在交流的过程中,偶尔还会蹦出一两个英文单词,但这并不妨碍他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和从业者的沟通效果。
  欧美受宠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正在发生变化。
  据波士顿咨询方面提供给新金融记者的资料显示,过去,中国大陆游客大多是去往香港、澳门地区附近的亚洲旅游目的地。但近一年来,中国游客对长途旅游目的地显示出日益浓厚的兴趣。
  数据显示,2012年,在中国游客的出境游比例中,仅有20%左右是去往亚洲以外的目的地。而如今,在到到网上查询出境游的独立访问者中,近45%对亚洲以外的旅游目的地更感兴趣。
  对此,沈哲彦分析认为,近几年中国游客选择出境的目的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能力大幅提升;欧美近年经济走势低迷,在旅游业方面大力扩展中国市场所致。而新马泰作为传统的旅游路线,无疑会受到较大冲击。
   “我也喜欢欧美。”周振兴坦言。但他同时强调,相较于欧美的目的地,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没有语言障碍,距离较近,交通也方便,适合中途游客。很多喜欢自由行的旅客能很好地安排自己在新加坡的行程。“这样一来,就不是挑战了,消费者成熟了,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体验什么。而我们只需要提供服务,准备更加详细的攻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商机”。
  和周振兴的乐观一样,魏长仁也认为中国对新加坡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极具潜力的市场。虽然,中国游客中有部分开始关注欧美、南非等目的地。但对中国这样一个处在发展阶段的、多元化的旅游市场而言,未来几年,依旧会有很多游客会选择新加坡。
  在魏长仁看来,新加坡旅游局此前会以中国的一线城市或是二线前列的城市为主,是因为这些区域会有逐渐多的有经验的游客诞生,在未来10年,他们会选择自由行,会选欧美、非洲甚至更远的目的地。但那些出游经验少、逐渐成长起来的游客,依然会选择较近的亚洲国家作为目的地。
  “潜力可大了,无穷……中国有13亿人口,且还处在发展上升的阶段。”言及中国市场的潜力,周振兴开心地笑了。
  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像新加坡旅游局这般10多年致力于推荐和市场开拓的旅游局较少,大部分旅游城市的市场推广力度不足,而且持续性不强。这种推介对中国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大趋势或将难以改变,但是新加坡在中国市场的开拓仍能保持其一定吸引力。”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对新金融记者说。
  前述报告作者之一、BCG合伙人吕晃先生表示:“为了制胜中国市场,企业需要审慎考虑并采取量身定制的方案,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市场与众不同的特征。幅员辽阔的中国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与其他旅游市场相比,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尚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制胜的关键在于识别利润最丰厚的细分市场、了解细分市场的独特需求、确定获取细分市场的最佳方式并实现最大的投资回报率。”
  “眼下,面对庞大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国市场,我们需要跟总部协调和商量,要怎么去面对,要更有针对性地了解游客的需求,从而发现重点城市、辐射城市在哪,未来的市场在哪。并开始有层次、逐步地延展。”周振兴表示。
  重心下移
  早些时候,新旅局的“重点城市”更关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现在的关注点开始向二线或是一些新兴城市转移了。最明显的变化是,之前,新旅局负责华南区的处长是住在香港的,但现在已经迁徙到广州了,它的核心已经转移到了大陆。
  “我们现在覆盖的重点城市有6-8个,关注的新兴城市有10-12个,规模完全不一样了。新旅局跟很多不同的合作伙伴有很多深度合作。早先,每年有一两个活动,而现在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有活动,有新方案、新产品的推出等等。”周振兴说。
  新旅局发现,用之前比较单一的方法去做市场,现在已经不行了,每个区域都要发展成长,也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城市的消费者需求、消费理念等。要对每个市场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计划。“大中华区的四个办事处,都在高速运转着”。
  高速运转的还包括周振兴自己。虽然他总调侃说,具体的工作都是每个办事处的同事在做,自己只是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他的状态总是“在路上”。
  每个月,他都要花很多时间出差,虽然对这个新加坡人而言,呆在北京总部就算不出差。来天津之前,他在南方一些城市辗转。而天津的行程结束后,他将“转战”上海。
  目前,新加坡的旅游领域可以为新加坡贡献4%的GDP。而周振兴们,还将继续努力。
  据新旅局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前往新加坡的游客首次超过了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8.9%,成为第二大客源国。如果从旅游消费方面来看,在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国了。
  周振兴认为,新旅局一直都很清晰自己的角色——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从业者和消费者都能很好地认识和了解新加坡。相对于下一个季度的成绩,新旅局更注重长远、持续、稳定地发展。
   “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卖沐浴露,而是让大家多去冲凉。”周振兴笑着说,“虽然这个比喻很俗。”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3/29 06:4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