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多家中小乳企放出卖盘转让信息:政策多变没信心
日期:2014-03-01 20:06  点击:34
  尽管工信部奶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还未正式出台,但是多家中小乳品企业已准备转让离场。2月26日,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一轮的大兼并风暴来临之前,已有一些企业感到“大难降临”,广州、宁夏、陕西、黑龙江等地区的一些企业已放出“卖盘”的信息,他们下决心清盘并且准备离场而去。
 
  在中小乳品企业离场的背后,是国内几大乳业巨头加大了兼并收购力度。去年,蒙牛收购雅士利、合生元收购南山奶粉、伊利投资辉山乳业等一系列收购重组轮番上演,今年年初,飞鹤收购吉林艾倍特后,日前再次出手收购关山乳业。
 
  多变的政策让中小乳企丧失信心
 
  提高准入条件,资格反复审核,自检必备,自办牧场,企业并购等,这对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到。
 
  王丁棉表示,近一段时间有十多家中小乳品企业想退出市场,欲找合适的买家。记者获悉,目前广州柏赛罗药业有限公司想把旗下奶粉业务出售,而宁夏红果乳品企业也想把企业卖掉,已主动对外“放风”。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也想“清盘”退场。
 
  记者就此事致电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其管理部张主任以“所有问题由公司老总回应”拒绝回答,而其负责人严总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根据红果乳业官网介绍,该企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乳制品生产骨干企业,是吴忠市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已通过验收并取得了婴儿奶粉生产许可证,目前公司现有奶粉生产线两条(750公斤/小时、1000公斤/小时),可日处理鲜奶300吨,年加工鲜奶能力达9万吨。生产的产品有全脂奶粉(有抗、无抗),婴幼儿配方奶粉、枸杞奶粉、营养配方奶粉四大系列。
 
  而广州柏赛罗药业于2011年进入乳品行业,是以药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营养配方粉、奶茶粉、牛奶巧克力粉、牛奶咖啡粉等研发、制造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其董事长贝庆生曾表示,奶粉行业的利润高达60%,决定进军奶粉行业。
 
  然而进入奶粉行业不足三年的时间,柏赛罗奶粉却要“放盘”清场的消息,还是让业内感到兼并收购潮的巨大冲击力。
 
  据悉,乳业大致的整合方向是:到2015年12月底,通过兼并重组,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提高到65%,原有的127家配方奶粉企业减少到87家左右;到2018年12月底,培育3~5家大型企业集团,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80%,国产品牌企业最终只剩50家左右。
 
  王丁棉表示,重组方案去年6月份上报,8月份被退回,9月份又开始重新上报,其中虽会有一些小的改动,但可以肯定的是,婴幼儿儿奶粉行业入门门槛在提高,一些不适应的中小企业要被淘汰出局。
 
  “在此次整合中,中小乳品企业将有三种结局,第一种是等买家兼并重组,第二种是主动退出乳品行业,第三种则是经营不善,质量不过关,连年亏损,只能破产。”王丁棉说。
 
  在王丁棉看来,导致这些中小企业萌生退意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多变的政策让他们感觉风险太大,没有信心做下去。比如提高准入条件,资格反复审核,自检必备,自办牧场,企业并购等,这对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到。
 
  他表示,2010年那次的生产资格重新审核,数百家的企业就很不幸,躺下也中了枪被迫离场。在新近的这一轮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整顿中,也许将会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它们虽躲过了上一轮“初一”的淘汰,却难逃得过这一轮“十五”的危运。
 
  三五百个“假洋”奶粉品牌将被清出局
 
  目前假洋鬼子奶粉在中国有300~500个左右,销售量在几十亿元,卖得比较好的就有几十到上百个品牌。
 
  事实上,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多变性令中小乳品企业难以适应,数以百计的洋品牌奶粉对市场的冲击,更是让他们“腹背受敌”。
 
  王丁棉表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液态“洋牛奶”来自30多个国家,品牌多达40个。而在2008年之前,在华销售的洋牛奶只有1~2个品牌。目前婴幼儿奶粉洋品牌超过百余个,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已被掌控,留给中小乳品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小。
 
  乳业资深人士解观胜告诉记者,目前国家支持国内企业进入兼并重组,全国奶粉品牌分布情况是,东北市场主要包括早期的完达山、飞鹤、摇篮、红星等老品牌,华北区主要是早期的三鹿和现在的三元,中间还夹着沈阳的辉山,目前伊利通过参股辉山达到了对奶源基地的控制。内蒙古主要是伊利和蒙牛,伊利一直是奶粉销量最大的企业,但前年被贝因美超过。西部主要是关山乳业和银桥,但其对整个乳业市场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此外,中部乳品品牌不外乎早期湖南的南山和澳优,江西的英雄和美庐,东部乳品品牌包括浙江的贝因美,上海的纽倍滋、聪儿壮、晨冠、花冠,东南部福建的名医,广东的雅士利、合生元。
 
  “目前东北三省分布着有50%乳品企业,大约有60~70家,内蒙古、山西、陕西一带有40多家,剩下的20多家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解观胜说。
 
  解观胜认为,由于品牌众多,行业集中度不够,加上近年来奶粉事件频频发生,奶粉行业整合势在必行,可以说通过整合将有三部分奶粉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一种是无法通过QS和GMP认证的企业,由于生产车间达不到认证标准而退出市场,这类企业至少有几十家。
 
  据悉,今年1月份,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九条细则,增加验证、清场等药品管理规范程序,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与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实行覆盖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这一新细则要求各地在2014年5月31日前全部完成。对暂不能达到细则要求、不能按时提出审查申请的企业,以及未通过换证审查和再审核取得生产许可的企业,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可给予两年的停产整改时间,保留原生产许可证编号。
 
  第二部分被清出局的是“假洋鬼子”奶粉。由于进口奶粉实行备案制,中国政府派人员到国外的企业要求其提供担保或资质证明,但国外这些专门为中国乳品企业进行OEM的企业一般不会为其提供备案,那么未来这部分无法备案的奶粉品牌将从中国市场退出。
 
  “假洋鬼子”奶粉就是一些国内贸易商看到国内消费市场的商机,从海外注册一个品牌,然后再找海外当地奶粉生产企业代加工后,运回国内销售。这些公司为了赚快钱,不可能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
 
  解观胜表示,目前“假洋鬼子”奶粉在中国有300~500个左右,销售量在几十亿元,卖得比较好的就有几十到上百个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假洋鬼子”奶粉有德露滋、康维多、贝贝颂、澳优、合生元、施恩、百立乐、培芝、荷兰朵、金奇仕、倍爱、爱迪生、迈高、新怡、纽贝滋、纽瑞滋、贝登、育英博士、新西兰倍爱、蕊盛蕊、香港明一、诺多纯美、伊卡蓓尔等。
 
  解观胜认为,第三批被整合的对象是保留下来80多家企业中的一些存在多品牌现象的企业。由于这些企业很多是同一配方对应着多个品牌,并不符合国家食药监总局“同一配方禁止生产不同品牌奶粉”的规定,这些品牌在今年3月底完成QS许可认证后的第二个阶段被整改,存在类似现象的品牌将会淡出市场。
 
  对于可能被清理出局的乳企,解观胜认为,他们的出路有三,一是能融到资,舍得在生产硬件和生产工艺上做调整,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让自己活下来;二是投不了钱,可以卖掉,三是不卖也可以,但可以搞合作。比如圣元与育婴博士的合作模式,其实就是后者为前者做OEM。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4/20 13:5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