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跨屏趋势,能否让浏览器重生?
日期:2014-04-14 08:43  点击:43
   多屏,算不上是什么新鲜概念,但作为被业内寄予厚望的产业形态一直不温不火。尤其是在国内,即便有苹果和小米这样品牌效应超强的明星厂商力推,整体生态环境也谈不上步入正轨。
 
  硬件终端品牌碎片化,形成的“孤岛效应”是一方面,即便业内已经出现DLNA、Miracast这样相对开放的标准解决方案。虽能暂时保证体验的相对完整和一致性,但同时也拉高了产业整体普及的门槛——能够一口气购买全套苹果装备的用户群,毕竟是小众。开放度略高的操作系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所以小米最近正在想办法将他们的生态核心——MIUI 、App化。
  更低的门槛出现在应用层(在所有终端上装同一个App,比在所有终端上装同一个操作系统简单多了),但这也是多屏概念最“噱头化”的地带——好像你在PC上有个客户端,再依样画葫芦地把App分发到手机、平板甚至电视上,就完成了“多屏互动”。其实这只是多屏,不是多屏互动(跨屏),两者区别是有没有“互动”。
 
  微信貌似是个反例,几乎不涉足手机之外的其他平台(PC网页版的功能被大幅阉割),但不影响它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应用。引用这个例子不是要怀疑“多屏互动”的价值,而是强调它的使用场景不应被过分高估,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适用这个“噱头”的。
 
  因为沉浸,所以跨屏
 
  产业兴盛由市场需求牵引,所以多屏的应用场景也应该是顺势而为,从用户行为中去发掘。
 
  Google发布的The New Multi-screen World报告中,将多屏的用户行为分为两大类:交替使用和同时使用。其中90%的交替使用行为是为了完成同一个任务,78%的同时使用行为是为了同时做两件不相关的事情。如果从“互动”的视角来看,“交替使用”应该是跨屏的主要行为类别。
 
  交替使用场景中,全网络终端渗透率排名TOP级的用户行为是网页浏览(81%)、社交网络(72%)、网络购物(67%)、搜索(63%)、理财(46%)、旅行规划(43%)和视频(43%)。如下图,其中多数行为的起始点都是在手机上,然后以一定的衰减比例下沉到其他终端上。
 
  由此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1)跨屏更多是出现在需要相对长时间的、沉浸式体验的用户行为中;
 
  2)跨屏的主体一定不是客户端和App,而是内容,以一定先后顺序同步转移到不同设备终端上,完成最终的互动;
 
  3)这种互动的核心是手机。
 
  最该主攻“跨屏”的是浏览器产品
 
  根据以上报告,能够筛选掉一批没必要跨屏(注意不是多屏)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非沉浸式的工具类APP。因为跨屏的核心是账号体系和云端的数据同步,很难想象一个闹钟、天气类应用还需要去建立这些东西。
 
  但上段中列举的几种沉浸式行为所对应的APP,就有必要去做相应的拓展;如果再结合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典型偏好,手游也应该算在其中。
 
  然而这并不太容易。本身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仰仗的就是“一键到达式”的扁平获取方式,但多屏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一点——再怎么扁平,一旦要进行全平台覆盖的动作,对用户来说仍然是门槛极高的:你的智能手机下载4个常用的Apps,现在要跨屏,至少得做到4×4=16才能完全覆盖。但用户本质上想要同步的是内容,而不是数目庞大的应用本身。
 
  所以问题回归到“如何用最少的盘子覆盖最多的内容?” 有别于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轻量级平台型应用(也可以说是超级App)就是答案。而作为互联网有史以来最具内容承载力度的应用,浏览器的价值很自然就会看涨了。
 
  自从《连线》那篇著名的文章(连线曾发表文章《浏览器已死》)出现后,浏览器一直处于争议当中——虽然各种数据报告显示,浏览器作为基础级应用,仍然抱有巨大的用户使用惯性。但从感官上,浏览器遭遇其他垂直内容App的分流挑战也是事实。
 
  不过,一旦跨屏的行业趋势成型,高开放度、高使用频度的产品特性将使浏览器囊括大量的线上使用场景,以跨平台的整体矩阵重新成为信息流之王。上文中出现过的所有高频跨屏行为的内容,都能很自然地嵌入到浏览器中(渗透率最高的网页浏览更是老本行),比如在手机看了一半的视频和网页,回家完全可以在PC甚至电视上继续进行。
 
  因此浏览器就是最该在多屏互动时代中有所作为的应用,整体上控制信息流的分发,因为这是他们需要全力守住的线上制高点。近两年,Google对Chrome浏览器跨屏特性的极力强化,绝不是一时兴起的。
 
  单从使用频度看,唯一比浏览器使用更高频的应用是即时通讯。例如,拥有3亿+活跃用户的微信。但就线上内容的跨屏来说,它与浏览器并不是竞争关系,因为即时通讯控制的是人流,产生的唯一沉浸式内容就是聊天记录,设备间交替使用、互动的意义并不算太大。因此,微信从没有深入涉足手机之外的平台,除了众所周知的与腾讯QQ的内部博弈之外,是否需要极力强化线上跨屏也是重要原因——微信现在更多的互动行为生成在线下,例如微信支付购物和控制电器,利用人流撬开物流才是他们的焦点。
  
  浏览器的信息流跨屏思路与这完全不同,但在未来,O2O也可能是他们要去全力进攻突破的点。
 
  国内浏览器市场:两种玩家
 
  以浏览器作为多屏互动的典型应用,这个场内有两种玩家。
 
  第一种的代表,是最近刚发布了TV和PC浏览器的UC。UC希望以此作为基础业务向其他平台扩张。这样做的优点是,跨屏本身就是衍生于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形态。按照Google数据报告,多屏互动的核心设备就是手机,因此推导产品思维到PC、TV等其他平台时,移动基因就能让UC这样的企业快速定位用户在跨屏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需求。
 
  简单说,就是UC在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做PC和TV浏览器”,例如,UC浏览器PC版中的预读、云加速、同步、分页浏览等功能,就是典型的移动功能。
 
  但一个明显的挑战是:作为一家此前血统纯正的移动互联网企业,面对渠道属性完全不同的终端平台,尤其是强手如林的PC平台,UC如何突出重围,复制移动端上的成功?
 
  第二种玩家的路径则正好相反,原本是PC上的强势浏览器,现在则要力推移动端完成跨屏布局,例如最近连续发布浏览器新品的360。周鸿祎一度怀疑对手机浏览器的投入是否妥当,但目前从360浏览器各大平台线的声势来看,他已经没有这个纠结了。360的优势在于渠道,安全卫士与手机助手的双重强势足以让他们的浏览器在移动端获得不错的增量。当然,短时间内要撼动目前市场的TOP级玩家还比较困难。
 
  此外,PC互联网产品延伸到移动的鸿沟,已经被无数次证明是非常深的。从跨屏产品的设计角度讲,对于360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其他浏览器市场上的重要玩家,也基本都是巨头级别的,例如腾讯+搜狗、百度等。很显然,不管他们此前对于浏览器的价值是否认可,只从近一年来说,所有叫得出名号的综合型互联网企业都已经投入了重兵,即使短期内这个市场的格局很难会有大改变。
 
  他们当然不是在没事烧钱玩,只是多屏互动的前景诱惑太大了。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3/29 05:4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