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公共讨论何以酿成“网络骂战” (1)
日期:2013-02-22 22:41  点击:187

  网络讨论呈现出的一些非理性现象,主要是互联网的议事规则出了问题。我们在消解网络戾气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公民表达“情绪源”和讨论方式

  春节假期刚过,空气中烟花的味道还没有散尽,互联网上就弥漫着另外一种火药的味道。

  据报道,福建、江苏等地近日加紧出台房屋信息查询规范,严控用姓名查询他人房产信息,以应对部分地区个人住房信息的不正常流出的现象。

  消息在网上一经披露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网民在博客、微博、新闻跟帖等网络平台上迅速分成两队,互相攻讦指责。支持者呼吁加强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反对者指责规范堵死了网络反腐的一条通道,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甚至出现了人身攻击。

  这样的站队和争论在当下的舆论生态中已经不新鲜了。从铁路春运到公路免费,从交通拥堵到PM2.5……互联网为公民表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近6亿网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

  但网络在提供表达平台的同时,并没有提供议事的规则和规范。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网络上才经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讨论:哗众取宠的新闻标题,随处可见的泄愤帖子,丧失底线的网络暴力……这些现象在不断拷问网民底线的同时,也给互联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提出了新的问题:社会的良治离不开公民的广泛参与,在网络时代,社会管理需要怎样的网络讨论,网络需要怎样的议事规则,网民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

  网络议事规则怎么了

  网络为网民聚集起来讨论公共问题提供了平台,而网络让网民的权利义务不对等,无需为言论承担责任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急剧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一些独特的社会问题,主流舆论或传统媒体过去对这些问题涉及较少,引发了一定的信任危机。而网络上公共讨论刚刚兴起,让网友们感觉终于捞到说话的机会,因此积蓄的情绪奔涌而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认为。

  自媒体时代,网络为网民聚集起来讨论公共问题提供了平台,但网民不同于公民,网络让网民的权利义务不对等,甚至无需为言论承担责任。

  “这种情况下,网民很容易话语失控,呈现非理性的一面,情绪宣泄和话语暴力便时常可见。”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教授说。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郭玉锦教授认为,网络讨论呈现出的一些非理性现象,主要是互联网的议事规则出了问题。“我们在消解网络戾气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公民表达‘情绪源’和讨论方式。”他说。

  网络自律初显雏形

  以自律的形式维护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和谐、法治是网络公司和网民的创新,具有示范意义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3/29 12:4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