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玩不起"烧钱"游戏 本土电商咋能让渝企"动情" (1)
日期:2013-01-27 22:00  点击:230

2011年,重庆入选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按规划,我市将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动本土电子商务企业“走出去”,扶持它们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优势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然而,一年多过去,本土电商平台却并不理想。重庆电子商务交易额只有北京、上海的1/5,在中西部地区也比不上成都和武汉。事实上,重庆有数十万户中小企业,优势产业突出,甚至部分企业宁愿跑到外地去“触网”。本土电子商务平台为何做不大?如何才能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巨无霸”的威压下,找到自己的出路?

现象

年成交5亿 3000电商多数生意冷清

“做小型电商平台,太艰难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蒋运强反复嘀咕着这句话。

蒋运强曾是一家全球知名日用品公司的大区经理。因为有多年销售经验,手握不少知名快消品的渠道资源,在辞职后,他按照“大公司”的思维方式,2011年4月创办了“头等仓”网站,经营主打家庭消费品,经营模式与京东商城相似,为C2C模式。

“最初投入就超过了30万元,买了几辆车,请司机专门送货。”然而,蒋运强没想到的是,网站上线头三个月,他一单未接到,“当年亏了近百万元”。

在去年,他开始将销售产品压缩为“母婴用品”,同时还在大坪和七星岗开了两家实体店,以此增加网站的知名度,并方便有需要的顾客上门选购。

“现在稍微有点起色,但依然不太乐观。”他坦言,目前,网站的日访问量只有几百人,月成交额在3万左右,剔除各项成本后,每个月只是“赔本赚吆喝”,还要靠线下实体店来养活线上。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4/20 14:36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