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肩负更多职能
日期:2013-04-01 22:52  点击:103

公开市场操作因其自身灵活性和市场化的特征,越来越多地肩负起灵活调节市场流动性的职责和使命。3月28日央行进行了3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持平于2.75%,以此结束了本周、本月以及整个一季度的公开市场操作。
  回顾今年一季度,公开市场每月均实现净回笼,但净回笼量逐月递减,前3个月分别为3000亿元、2530亿元和1530亿元。整个一季度,公开市场净回笼规模总计达到7060亿元,扭转了此前连续3个季度净投放的格局,也标志着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转向。其中1月份净回笼量为本季度最高,这也正值外部流动性充裕、1月份全口径的新增外汇占款量创下历史新高之际。
  央行此举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趋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态势,复苏动力尚不强劲,且短期看通胀压力不大,因此目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多为对于当前过多流动性的对冲操作,整体货币政策短期内仍将以中性为主。预计央行后续可能根据资金面的状况,灵活使用正逆回购等操作来干预货币市场。
  3月份汇丰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1.7,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与历史环比数据相比回升较为温和,表明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多类食品均价较上期有不同程度下跌。农业部此前数据也显示,3月份农产品  批发价格指数持续下跌。由此可以预见,3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跌已是必然,通胀短期无忧。
  来自交通银行  金融研究中心的研报显示,近期正回购重启的主要原因是节后资金回流银行体系导致的流动性宽松,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趋势性收紧。2月PMI未见明显回升,经济增长仍需巩固,同时物价上行的趋势基本确立。尽管今年外汇占款增量较之去年会有明显上升但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仍以维稳为主,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调节来保持流动性的合理适度,预计货币政策仍维稳。
  从逆回购的力度来看,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经济弱势复苏、通胀压力阶段性缓解、海外热钱套利不断涌入,为保持流动性的适度宽松,避免过度收缩对于市场的冲击,央行回笼现金流速度较慢。
  从逆回购的影响来看,节后的资金回流以及前两个月外汇占款的突增,使得市场整体资金面维持宽松。尽管央行连续展开正回购回笼资金,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整体上仍然保持下行趋势。季末考核可能会给资金面带来一定压力,但不会造成市场大的波动。而对于外汇占款的未来走势,中国银行  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认为,随着我国国际收支日趋平衡,整体顺差规模可能不会激增;而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趋势也会更加明显,单边升值预期逐步减弱,估计外汇占款月度增长规模不会像1月份这样超预期。
  展望二季度,公开市场上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较一季度猛增。目前来看,二季度央票到期量为4630亿元,而一季度为零;二季度正回购到期量为1780亿元,一季度仅为450亿元,如此算来二季度公开市场到期量总计为6710亿元。此外,与一季度公开市场到期结构大不相同的是:近五成集中在4月份;由于逆回购此前的停发,二季度并未有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货币投放主要依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这与一季度投放主要为逆回购不同。在此背景下,二季度公开市场微调的空间将加大。
  除灵活调节市场流动性外,央行频频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或许还另有深意。兴业银行  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日前表示,目前社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到今年初,人民币信贷仅占社会融资总量的四至五成。而对很多“非信贷融资”渠道,人民银行的控制力大大弱于信贷,这实际上给最终达到M2的控制目标提出了新挑战。这也暗示,数量化的货币控制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融资结构不断日益多元化的趋势,需要央行更多从数量手段转向数量和价格并重。因为如果希望不仅像过去那样控制资金的供给方,而且还能逐步加强对资金需求方的调节,只有价格手段才能够做到。所以,在无法频繁调整基准利率的情况下,央行可能开始更多探索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来发挥调节资金供求的职能。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4/20 20:15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