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体要求:稳中求进
日期:2013-04-08 22:36  点击:164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
  韩文秀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这一总体要求,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是我们不懈追求的重要政策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质量有效益增长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归结起来有以下要点。
  结构优化。结构优化表现在多方面。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工业应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服务业应提高比重和水平,农业应巩固和加强基础地位。从总需求结构看,应继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注重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努力稳定出口,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城乡结构看,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从区域结构看,应保持中西部地区相对更快发展,推动东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区域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绿色低碳。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应做到“上”“下”联动,即质量效益要上去,能耗污染要下来。
  就业充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并存,每年新增劳动力有1000多万,就业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增长应当在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质量。
  分配公平。力争同时实现财政增收、企业增效、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没有适度的财政收入增长,国家就缺乏宏观调控和再分配调节的能力。没有适度的企业效益增长,生产和投资活动就难以持续进行。当前应更加强调的是,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使经济增长过程成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的过程。
  真正做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需要以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其中特别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利益机制,即完善财税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使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增长能够获得更多经济利益;二是市场竞争机制,即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干部考评机制,即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使科学发展观成为干事创业的指挥棒。
  坚持稳中求进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积极进展。2013年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稳和进都有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要求。稳,一是经济运行要总体平稳,努力实现全年7.5%左右的经济增长;二是物价总水平要稳,努力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三是农业基础要稳,特别是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等农业生产,努力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四是就业形势要稳,力争全年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使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略高于4%的较低水平;五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大局。进,就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有新进展,在自主创新上有新突破,在改革开放上有新举措,在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
  稳和进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联系的,稳不是静止,进不是冒进。稳,实质上包含着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变化;进,则是有步骤有次序地向前迈进。稳既是进的前提、基储环境、保障,又是进的结果。应努力实现稳和进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当前的关键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城镇化成为扩大内需的动力源泉,成为产业转型升级、人民安居乐业的有效依托。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严格保护耕地,完善农业扶持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繁荣稳定。与此同时,继续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和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搭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车。
  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涵盖“五位一体”建设的整体。应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把钱用在刀刃上,把好事办好办实,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标准、严要求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实现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目标,使美丽中国由愿望变为现实。
  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加“稳奖仍然是今年两大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但其内涵有所丰富和调整。从财政政策看,今年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这充分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积极取向。当然,我国的赤字和债务水平仍然较低,处于安全范围。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这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当前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已经很大,今年将超过13万亿元,必须用好财政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发挥最大效益。从货币政策看,应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力争使广义货币M2增速稳定在13%左右。优化信贷结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常加强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注意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潜藏的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
  搞好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产业政策方面,主要是推动优胜劣汰、结构升级,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价格政策方面,主要是加强价格管理和监督,理顺价格关系,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公平竞争、结构优化,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投资政策方面,主要是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提高投资效益。土地政策方面,主要是既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房地产市场对土地的合理需求,又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应与这些方面的政策要求相配合、相协调,形成合力,增强宏观调控的整体效应。
  不断强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两大动力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今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按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充分挖掘改革红利,形成新的制度优势。二是落实好已经明确的两大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三是在一些领域适时推出条件成熟的改革举措。在财税、金融、价格、医药卫生、国有经济等领域,应不失时机地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当前,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应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相结合,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相结合,努力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源;坚持提升沿海开放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相结合,构建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坚持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在去年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接近2%的基础上,今年应继续加大国家科技投入,并采取措施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研发支出,切实用好资金,提高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完善支持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引领。
  (作者为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人民网-人民日报 )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4/20 11:59
首页 刷新 顶部